四靈詩派靈何在
南宋中葉以后,詩壇上出現了四靈詩派,又稱“永嘉四靈”,這就是字靈輝的徐照、字靈淵的徐璣、字靈秀的趙師秀,字靈舒的翁卷。他們的社會地位都比較低下,對于南宋中葉以后政治上的低氣壓好象并無反感,反而樂得清閑。他們都以晚唐詩體相標榜,專意學習賈島、姚合的詩風,形成一個創作流派,因其字號中都有一個“靈”字,故曰“四靈”。
四靈詩派詩多寫自然小景,表現日常生活中的高雅情趣,形成一種清苦幽寂的意境;多寫律詩,忌用典故。江西詩派重意輕景,多不借助景物而直抒胸臆,有時長篇大章,力盤硬語;世人飽厭了這種枯槁生澀、肉少筋多的東西后,讀到四靈之詩,頓覺輕靈秀巧,清新雋逸。但是,四靈詩也有著很大局限。為了與江西派的縱恣雄博反其道行之,他們專務精巧,極盡雕鏤;走向極端之后,則專主小巧精細,在聲調字名上較工拙,并美其名曰“風、騷之至精”,實在是詩道之厄。《詩人玉屑》載趙師秀《冷泉夜坐》詩:“樓鐘晴更響,池水夜如深。”后改“更”為“聽”,“如”為“觀”,巧則巧矣,但已無復雄深闊大的氣象,只見其才力窘促。
由之而來的,四靈詩產生了境界狹窄、刻畫瑣碎的弊病;詩的主題局,限于文人的清雅情趣,寫景狀物過于瑣細,如“雨添碑上蘚”、“汲井連黃葉”等句,日久也令人生厭。
四靈詩派的興起與宋詩的嬗遞演變相關聯。宋初曾出現過晚唐派,后來歐陽修、梅堯臣倡言學習韓愈、杜甫,或夭矯勁健,或古淡瘦硬,開始形成宋詩獨特的面貌。這種演變至蘇軾、黃庭堅而完成,流而為江西詩派。江西派詩有耽于說理,粗硬枯瘠的毛病,漸為人所厭聞,于是人們的目光又轉向晚唐詩,如楊萬里就是從江西入而后歸趣晚唐的大家。四靈的興起是這一時代風氣的集中表現,他們能以精煉的語言刻畫尋常景物,在較大程度上糾正了江西詩派以學問為詩,專在書本上找材料的習氣。但是,四靈的成就畢竟極其有限,弊端比江西詩派更大,其主要原因就在于他們缺少廣泛開闊的社會經歷,缺乏開闊雄大的心胸和眼界,作詩取徑太狹,終于流入破碎尖酸的拘束窘境。
上一篇:四平保衛戰之失
下一篇:塔布曼獎章累累卻潦倒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