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把才華獻給了平庸
美國導演約翰·福特,無論對他的崇拜者或批評者來說,都永遠是一個謎。但他無疑屬于偉大導演之列。他的名聲與其說是因他具有藝術家的個人特質,毋寧說是由于他拍攝了一系列五花八門的影片。
《關山飛渡》是足以稱為經典的作品。影片前面五分之四的地方,劇本寫得很簡潔、劇情的進展迅猛異常,勢不可擋,使它成為前所未有的最精彩的追逐片——一群大喊大叫的阿旦虛人策馬奔馳在鹽堿的平原上,在千鈞一發(fā)之際,騎兵趕來救援,號聲嘹亮,旌旗飄揚,所有這些場面都拍得不能再好了。但影片也有明顯的弱點,那就是在該結尾的地方又多加了兩本,造成了反高潮的效果。影片在性格刻劃上也有陳腐之處,即便是作者的同情態(tài)度和巧妙處理也未能補救過來。
但這畢竟是白璧微瑕。約翰·福斯給觀眾不斷奉獻出他的作品,可是,遺憾也總是伴隨著他。
他著于從現實世界中尋找詩意。他不刻意從虛構世界中找到象征。他的象征是從平凡的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地產生的,最能激發(fā)他想象的是那些他熟悉的場所、傳統(tǒng)和主題。但是,當他試圖處理某些他并不熟悉的或缺乏共鳴的素材時,風格上則露出矯揉造作,便說明那是吃力不討好的事情。
他處理美國演員時都很成功,但對付外國演員時卻很少獲得成功。《青山翠谷》就是恰當的例子。其中只有一個愛爾蘭女人沙垃·阿爾左德演得不能令人滿意。另外,《失蹤的巡邏隊》中那個舞臺腔十足的英國演員,《告密者》中的瓦蘭斯·福特和希瑟·安吉爾,《漫長的歸程》中伊恩·亨特以及同一部影片中扮演海軍上將的英國演員都演得相當粗糙。
約翰·福特也拍攝了相當一部分平庸的作品。美國人林·安德生曾說:“他不該把他非凡的才能貢獻給往往是庸俗不堪的、同他的靈感的真正源泉毫無關系的素材。他也許是一個始終沒有懂得該在何處施展他的真正本領的藝術家”。
凡是福特對他的素材缺乏真正共鳴或材料本身顯得虛假的地方,豐富多彩的畫面處理就顯然成了累贅。影片《告密者》中過于華麗的畫面處理就有表現主義的味道,照明處理過于強烈,鏡頭組接缺乏生活依據;《漫長的歸程》中最后一部分,裝腔作勢的畫面處理直接來自劇本;在《逃亡者》中,令人遺憾的是,他對費居羅阿這個人物的庸俗處理處處突出了編劇的庸俗。但是,如果素材真摯感人,而福特的處理又自然質樸的話,他的技巧便具有極簡潔的特點。
上一篇:事與愿違的“大躍進”
下一篇:使蘇軾身陷囹圄的烏臺詩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