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領域的誤區
我國對外貿易存在著一種混亂的、令人費解的怪現象:一方面國家花大量外匯進口國內緊缺的原材料,更為奇怪的是,有的進口原材料就是我國出口的原料。我國牛皮資源短缺。1987年進口牛皮100萬張,但同時出口牛皮200萬張。廢鋼是煉鋼必須的原材料,多年來都供應不足,但全國各個口岸都在出口廢鋼,燒堿、純堿一直是國內緊缺物資,但卻也大量出口。
低價出口,高價進口、一出一進,既虧匯又賠錢。1987年出口牛皮平均每張19.7美元,而進口牛皮平均每張43美元,由此造成數千萬美元肥水外流,更為嚴重的是給外商搞出口返銷,從中牟利創造了機會。
造成原材料進口出口不合理流向的主要原因是,國內原材料、能源等初級產品調撥價不合理,大大低于國際市場的價格。財政分灶吃飯和外貿地方承包,使有些地方政府為確保本地產品在本地出口,人為地割斷了國內企業之間、地區之間的經濟聯系、遺憾的是,目前我國還缺乏強有力的措施和相應的行政、經濟、法律手段,沒有限制和禁止進出口的具體產品的目錄。
上一篇:塘沽協定中方談判的失誤
下一篇:天下有這樣的竹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