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宏大量的鮑叔牙
戰(zhàn)國時候,在潁上這個地方有一個少年名叫管夷吾,他就是后來成為名震戰(zhàn)國群雄時代的管仲。老人們常說的一句古話叫做“三歲看到老”,管仲在少年的時候就顯示出與眾不同的個性。他結(jié)交了一個朋友叫鮑叔牙,鮑叔牙看著伶牙俐齒的管仲非常欣賞。管仲小的時候家里很貧窮,經(jīng)常是吃了上頓沒下頓,自打交上了鮑叔牙這個朋友之后,管仲不僅經(jīng)常受到鮑叔牙的接濟,還時不時地耍點小聰明,從鮑叔牙手里騙錢騙物。時間長了,鮑叔牙也不惱他。多少年后,鮑叔牙去齊國的公子小白手下當(dāng)了一個幕僚,而管仲跑到公子糾手下混了一個差事。好景不長,公孫小白即位當(dāng)了齊桓公,公子糾被齊桓公殺了,作為公子糾的人,管仲也沒能幸免,被囚入大牢,等待發(fā)落。
齊桓公做了國君,因鮑叔牙的功勞最大,所以準(zhǔn)備讓他做宰相。鮑叔牙是位眼光遠大、深謀遠慮的人,堅持不受。他說自己在治國方面的才能不及管仲,要任用管仲才能使齊國富強。齊桓公最初不肯任用政敵的手下,鮑叔牙就對齊桓公歷數(shù)管仲的本事,終于打動了齊桓公,不僅釋放了管仲,還委以重任。管仲很快在齊桓公手下一路升官,最后坐到了齊國丞相的職位,協(xié)助齊桓公把國家治理得井然有序,讓齊桓公成為權(quán)傾一時的霸主,九次會合天下諸侯,顯示出管仲的不凡智謀。
有一天,管仲和屬下聊天說:“我從前貧困潦倒的時候,是鮑叔牙接濟了我,還和我一道聯(lián)手做生意。在每一次分紅利的時候,我總是把大頭留給自己。這件事情鮑叔牙是知道的,他并不認(rèn)為我是貪財,而是覺得我太貧窮了;我曾經(jīng)給鮑叔牙支招,結(jié)果讓他賠得一塌糊涂,但是他也沒怨恨我愚笨;我曾經(jīng)三次出任高職,三次被罷免,鮑叔牙并不認(rèn)為我沒有才能,而是覺得我時運不濟;我曾經(jīng)三次帶兵打仗,三次都鎩羽而歸,自己算是撿了一條命,鮑叔牙并不認(rèn)為我是貪生怕死,而是覺得我所以活下來是因為家中有80歲的高堂老母;公子糾和公孫小白爭王位,公子糾失敗了,我被打入了大牢,鮑叔牙也沒有覺得我有什么無恥的地方,因為他知道我是一個能屈能伸的大丈夫。我可以這樣說,生我的人是爹娘,而了解我的人是鮑叔牙?。 ?/p>
鮑叔牙把管仲推薦給齊桓公之后,自己心甘情愿受管仲的管轄。他的家族也是齊國的世襲,拿著齊國的國家俸祿,他的子女也大都是齊國的臣將。天下人在談?wù)撈疬@件事情的時候,說管仲有能耐的并不多,而夸贊鮑叔牙慧眼識人才的聲音卻不絕于耳。
的確,鮑叔牙沒有看錯管仲。管仲在齊國為相之后,看到齊國很小,又位處東海邊上,所以就提出發(fā)展工商業(yè),賺取錢財,使國家富足、軍力強大起來。而且,管仲非常會迎合人民的喜好,深受人民的歡迎和愛戴。他提出“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為本。本理則國固”。也就是說,要想使國家成為諸侯的霸主,必須以人為本,只有這樣國家才能穩(wěn)固強盛。管仲寫了一本叫《管子》的書,在書中,管仲說:一個國家只有在國家糧倉里有的是糧食的時候,人民才會安定,才會懂得禮節(jié)道理;吃穿用都不缺乏,人民才能有國家的榮辱感;當(dāng)官的人要知道尊重人,父母兄弟姐妹、妻兒老小才能親密。連基本的禮儀廉恥都不能施行,國家可就離滅亡不遠了。國家政令的頒布應(yīng)當(dāng)如同有源頭的活水,使政令順乎民心、合乎民意。所以管仲為相期間,老百姓需要的事情他就辦,老百姓不喜歡的事情他堅決不做。
上一篇:寬仁賢士孟嘗君
下一篇:棄官孝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