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延禧昏庸喪失軍心民心
保大元年(1121)春金兵南下,使遼國郡縣幾乎丟失一半。遼天祚帝耶律延禧有四個兒子:長子趙王,次子晉王,三子、四子是秦王。兩秦王乃元妃所生。而四子中以晉王最賢。元妃的哥哥蕭奉先官居樞密使,怕秦王不能立為太子,就暗中圖謀。他先誣告駙馬蕭昱和晉王的舅父耶律余覩等人陰謀擁立晉王為帝。蕭昱被處死,晉王母文妃也被賜死。耶律余覩在軍中聞訊,害怕被害遂逃至金,天祚帝派人追趕。而追趕的將領卻商議說:皇帝偏信蕭奉先的話,蕭奉先為人不正。因為在此前蕭奉先之弟蕭嗣先率軍與金戰,在混同江大敗,蕭奉先怕其弟獲罪,乃謊向天祚帝奏言說:敗軍所至之處劫掠,如果不赦免他們,就會有聚而生亂之患。天祚帝不明事理,一依蕭奉先所奏,僅免蕭嗣先官職而未加處罰,軍隊當時就流傳說:“戰則死而無功,退則生而無罪”。故一時士無斗志,望風潰逃。金兵得以長驅南下跟軍心渙散大有關系。在金兵南下之時,蕭奉先不積極組織抗金,卻陰謀為甥爭奪皇位,更使軍人對其不滿。軍人們說:“耶律余覩是皇室中的豪杰。總不肯甘居蕭奉先之下。如果我們追到他,以后我們也就成了耶律余覩那樣被追捕的人。所以不肯追趕。只回報說沒有追上了之。轉年金兵攻克中京,天祚帝逃出居庸關,在鴛鴦泊之地聽說耶律余覩帶著金兵到來。蕭奉先又對天祚帝說:耶律余覩到來不過是為立他的外甥晉王為帝。如果為國家社稷想,陛下不應再愛惜晉王,宣布他的罪狀,殺了他,余覩就會自己回兵。胡涂的天祚帝竟賜晉王以死。晉王在遼國因賢德素有人望,晉王一死,遼軍無不流淚嘆惜。從此遼國人心就更加渙散,不久遼國也就滅亡。故《遼史》評說道:金兵一集,內難先作,廢立之謀,叛亡之跡,相繼蜂起,迅致土崩瓦解,不可復支,良可哀也。耶律與蕭世為甥舅,義同休戚,奉先挾私滅公,首既構難,一至于斯。天祚窮蹙,始悟奉先誤己,不既晚乎!
上一篇:笑客致戰事
下一篇:耶穌會在歐洲的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