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逝的宮殿
俄國著名作家果戈理在他的名著《死魂靈》第一卷完成之后給普列特廖夫的信中說:“請您不要根據即將出版的那卷《死魂靈》來評價它。這只不過是我心中建筑的宮殿中的一級臺階而已。”同時他給友人包戈廷的信里也提到:“我不能不看到它同以后的幾卷比較起來是如何微不足道。它同續篇的關系,我總覺得有點象外省建筑師匆忙砌成的臺階同計劃建筑的宏偉宮殿的關系一樣。”可見,在果戈理的心中有一個龐大的計劃,準備寫出《死魂靈》的續篇來,而第一卷不過是前面小小的序曲罷了。他在第一卷中深刻揭露了俄國社會的“病癥歷史”,然而在第二卷中他卻想使讀者去感覺“另外一根以前不曾觸過的弦”,表現俄國社會生活的肯定方面。
1852年2月21日深夜,果戈理一個人在自己的房間里祈禱了很久,然后和服侍他的仆人一起來到住宅那邊的很冷的房間里。他拿出了厚厚的幾個本子投入火爐,本子在火爐里燃燒著,果戈理劃了個十字,回到原來的房間躺在沙發上痛哭起來。兩星期后,果戈理也離開了人世。而他燒掉的卻正是已經寫好的《死魂靈》的第二卷。
他曾經對人講述《死魂靈》的構思設想:乞乞科夫將要新生,開始新的生活。這將在沙皇的直接垂詢下完成。他要表現地主經濟健全化的一些形象,從社會抗議轉化到社會贊美,并竭力使這些形象有藝術感染力。而從殘稿看,果戈理也正是寫出了他心目中堪稱表率的“好人”、“合理化者”地主兼商人坦夏格羅、有基督慈悲心腸的包稅人木拉梭夫、充滿正義感和對祖國的愛的公爵及高尚的總督等。
果戈理自己本身是地主,但由于他前期創作是在普希金等進步作家的直接影響下完成的,世界觀中的進步因素占主要地位,所以寫出了《死魂靈》、《欽差大臣》等名著。到了晚年,在反動分子的包圍與遠離祖國的情況下,階級偏見抬頭,企圖按照自己的愿望去美化沙皇的統治和地主階級。可在那樣一個殘酷、反動的社會中,那里還有半點東西可以美化的呢?根基不穩的“宮殿”在火中覆滅了,而作家自己也只有在極端的矛盾與失敗的痛苦中死去。
作家要寫出劃時代的偉大作品,應該貼近人民、靠近生活,真正體會到人民的疾苦、生活的真實,并將其融于自己的內心流露于筆端。如果反其道而行以閉門造車,無論他藝術技巧多么高超也是寫不出成功作品來的。
上一篇:消逝了的星辰——沈從文創作道路的中斷
下一篇:淹沒于名作之下的明清小說續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