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儒鞠躬盡瘁以身殉職
1900年,中國大地上爆發了反帝愛國的義和團運動。沙俄伙同其它帝國主義國家組成了八國聯軍進犯我國京津地區,殘酷地鎮壓了義和團運動。同時,沙俄還以“保護”中東鐵路為名,出動了17萬軍隊大舉入侵東北三省。而后又脅迫被俘的盛京將軍增琪派人與其簽訂了賣國條約《奉天交地暫且章程》。消息傳出,舉國震動。清廷不敢承認這一嚴重侵犯中國領土主權的非法章程,便于1901年1月2日電令駐俄公使楊儒為全權大臣,在圣彼得堡與沙俄談判接收東北三省事宜。
楊儒(?—1902),字子通,漢軍正紅旗人,舉人出身。1892年曾出任駐美公使,兼西班牙和秘魯公使。1896年轉任駐俄、奧、荷三國公使,長駐俄京。楊儒受命于危難之際,此時八國聯軍攻占北京,清廷君臣逃亡西安,一個戰敗國的使臣,企圖通過外交途徑讓沙俄吐出已吞進的利益,談何容易。中俄談判從1月4日開始,到了3月26日告一段落。其間,楊儒與俄財政大臣維特會談7次,與俄外交大臣拉姆斯會談14次。俄方代表仗恃軍事上的勝利,強詞奪理,盛氣凌人,不可一世。楊儒雖人單勢孤,但不畏強敵,辯駁得體,斗爭有術。他先以暫約不廢,正約決不開議為條件,迫使沙俄同意廢止《奉天交地暫且章程》。而后,又對沙俄先后三次提出的正約條款,一一加以駁改,表現了凜然正氣和愛國之心。沙俄在談判桌上撈不到好處,便以決裂相要挾,楊儒意志堅定,不為所動。
但是,正當楊儒在圣彼得堡堅決維護國家主權之時,清廷卻喪失了信心,致電楊儒要他“熟籌利害,相機因應,”自行畫押。尤其是當沙俄提出最后通牒后,清廷竟致電楊儒“全權定計,朝廷實不能遙斷也,”完全推卸了責任。楊儒此時處境極為艱難,他深知只要自己一畫押,就要給后世帶來無窮禍害,為此他不懼威脅,不受利誘,堅持愛國立場,拒不畫押。
沙俄兇惡的帝國主義行徑激起了中國人民的強烈抗議,全國各地掀起了聲勢浩大的拒俄運動。清廷內部的張之洞、劉坤一等實力派也紛紛上奏朝廷,要求拒簽俄約。美、英、日等帝國主義國家出于本國利益也抵制沙俄這一行動。至此,清廷才于3月26日電令楊儒拒簽俄約。楊儒不勝驚喜,立即派人將電譯送俄外部。沙俄迫使清廷簽訂出賣東三省條約的陰謀活動破產了,只好于4月6日發表宣言,聲明條約暫作罷論。楊儒以他高尚的民族氣節和熱忱的愛國精神,出色地完成了這次虎口奪食的外交使命。
令人遺憾的是,楊儒看不到東三省回歸祖國手中了。由于長期復雜和險惡的中俄談判,他己身心交瘁、疲憊不堪,加之談判中返回使館時因天氣惡劣兩次跌傷而一病不起。這位中國近代史上不畏強暴,不辱使命的外交官,在耗盡了最后一絲精力后,于1902年2月17日溘然長逝于彼得堡寓所。
上一篇:楊修之死
下一篇:楊國忠召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