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秀清淤田殲敵
金田起義爆發后,桂平、武定、象州一帶很快響應。清廷大為震驚,他們不敢輕敵大意,也不相信廣西、貴州的漢人地方軍,而委派了都統大員、滿族大將烏蘭泰為統帥,還特地給他配備了一支300多人的索倫鐵騎。
所謂索倫鐵騎是一支從滿州索倫族中精選出來的騎兵隊伍。這隊伍從小過著逐水草遷徙的游牧生活,人人練就一身騎馬彎弓的嫻熟本領,臨陣作戰時,騎兵和戰馬都裹著鐵甲,裝備好、速度快。而且,這些索倫人吃苦耐勞,對清廷忠心耿耿,作戰時銳不可當,所向披靡,是滿清的一支精銳部隊。這支隊伍總共才1000人,這次清政府撥給了烏蘭泰300人,真可謂是投入了血本的。
起義軍統帥楊秀清對這支兵利甲堅的部隊也深感憂慮,他覺得義軍能否打出廣西,關鍵是能否消滅索倫鐵騎。為此,他思索著破敵之計。
他首先命令部屬各將都堅守營盤,不輕易出擊,以此來消磨烏蘭泰求勝心切的斗志。接著,楊秀清又命義軍將領林鳳祥率兵與敵軍巧為周旋,一打就跑,跑了再打,進進退退,纏住索倫鐵騎不放,使鐵騎疲于奔命,被牽著鼻子走。這樣,林鳳祥把烏蘭泰統帶的鐵騎牽到了靈湖的淤田。楊秀清早已在這里伏下了重兵,布置了口袋陣。
索倫鐵騎連日來在崎嶇山路上追趕林鳳祥的部隊,渾身有勁就是使不出來。他們慣于在北方大平原上作戰,馳騁縱橫,橫行霸道。但在南方山地就顯得很不習慣,眼看面前有塊肥肉,就是吞不下去。他們來到淤田,見地面開闊,一望無際,正好大顯身手,于是縱馬追趕,心想義軍再也難以逃脫。
誰知那淤田表面干燥硬結,下面卻是深不可測的泥潭。鐵甲裝備的騎兵分量極重,一入淤地,就往下陷,于是馬陷泥潭,人落泥坑,狼狽不堪,毫無戰斗能力。
烏蘭泰見狀不妙,忙揮兵后撤,但哪里還來得及?楊秀清指揮義軍一齊出擊,這時出身于南方水鄉的義軍將士大展雄風,他們赤著雙腳,手持刀槍蜂擁而上,一會工夫,就將烏蘭泰的王牌部隊索倫鐵騎消滅得一干二凈,只有烏蘭泰僥幸逃出重圍。
上一篇:楊秀清永安突圍
下一篇:煙商的有獎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