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徒互不配合遭失敗
歐洲16世紀宗教改革時期,瑞士新教州與天主教州進行了戰爭,因主要發生在蘇黎世以南16公里的卡匹爾村附近,被史家們稱作卡匹爾戰爭。這場圍繞宗教改革和社會改革而進行的戰爭,由于新教州的武裝力量比較分散,在戰斗中沒有形成統一指揮,最終遭到失敗。
卡匹爾戰爭共進行過兩次。第一次發生在1529年,由新教州發起對天主教州的攻擊開始。新教州蘇黎世的一支4000人的部隊向被天主教州占有的卡匹爾村推進,其同盟者伯爾尼的一支5000人的部隊也開始行動以配合蘇黎世。由于中立州從中斡旋,戰爭沒有打起來,雙方以締結停戰協定而告終。但是,1531年,天主教州挑起了對新教州的攻擊,導致第二次卡匹爾戰爭。1531年10月,天主教徒的一支2000人的部隊從楚格向卡匹爾開進,旨在切斷伯爾尼和蘇黎世間的通道。新教徒派去一支1000人的部隊迎擊天主教徒軍,隨后又派去一支1800人的部隊增援。天主教徒的主力共8000人,也向卡匹爾推進。
1531年10月11日,戰役在卡匹爾附近展開。新教徒的先頭部隊在一座小山丘上占領了陣地。山丘四周是沼澤草地,深溝和山毛櫸樹林。他們用火炮擊退了天主教徒的第一次進攻,并堅守陣地直到主力部隊到達。但至中午時分,天主教徒發現對方左翼沒有設防,便全力攻擊翼側,使新教徒遭到失敗,500名新教徒死于戰火中。新教徒重新集結,以圖報仇,但各部隊不能互相配合,終于在1531年10月23日夜被天主教軍隊擊敗。
新教徒在卡匹爾戰爭中的失敗,先是軍事戰術上的失誤,薄弱的側翼沒能進行有效的防守,結果被對方利用,遭到失敗。隨后的報復行動又缺乏統一的指揮和密切的配合,導致最后的潰敗。
上一篇:新批評的誤區
下一篇:新疆煤田大火燃燒不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