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存叛逆·不戰而亡
西晉永嘉6年(312年)七月,晉幽州刺史王浚請來鮮卑騎兵,向聲勢日起、以襄國(今河北邢臺西南)為根據地的胡人石勒發起大舉進攻,但未獲成效,王浚的用意不在消滅石勒,為晉穩定北方邊境,他是想擴展自己的勢力,乘機當皇帝。因此,他不管戰況如何,于次年十一月便欲稱帝,更加造成了部下的離心離德。這時,石勒欲消滅王浚,以解除后顧之憂,便派人帶著珠寶財物去歸附王浚,并吹捧他乃出身名門望族,當此亂世,應當稱帝登極。石勒將會象對待父母一樣對待王浚,擁戴他登上皇位。王浚竟滿心歡喜,相信了石勒的鬼話。
晉建興二年(314年)正月,王浚派使者至襄國,石勒將精兵隱匿起來,只讓使者看到老弱不堪之士卒,回報王浚,王浚大喜,以為石勒果然是窮途末路而真心投靠他。石勒也假意向王浚稱臣,以進一步迷惑王浚,王浚果然不再懷疑石勒的歸附之心,益發堅定了稱帝滅晉的決心。
三月,石勒率軍向王浚部逼近,王浚的部將孫緯,一面迅速派人給王浚去信,一面準備阻止石勒軍前進。王浚身邊的許多將領也認為,石勒歸附之心不可相信,應該加以提防,而且此次率兵前來,必有陰謀。王浚聽后大怒說:石勒此來是想擁戴我當皇帝,有再敢說進攻石勒者斬!結果,讓石勒順順當當地進了薊城(在今北京西南)。石勒進城后縱兵虜掠,毫無歸順的跡象,王浚這才驚懼。可是當部將請求還石勒,將其逐出城去時,王浚又猶豫不決,難下決斷。而此時石勒軍已攻到王浚府舍,將王浚抓住。王浚雖后悔不迭,痛罵石勒不講信義,大逆不道,反被石勒譏道:你身為晉朝大臣,手握重兵,坐視國家滅亡,卻一心想稱皇帝,這才是真正的大逆不道!王浚終于成了石勒的刀下之鬼。
王浚能力平庸,只靠些少數族驕兵悍將便想稱王稱帝,懷叛逆之心而不識奸詐之徒,終至身首異處,正是他的應得下場。
上一篇:徐駿恃才自傲
下一篇:心濤何能止于平淡——蘇軾的《和陶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