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首相小皮特反法失敗
小皮特(William Pitt,the Younger,1759—1806)是英國政治家老皮特之子,英國托利黨的領袖,1781年,當選為下院議員。他主要代表銀行家、殖民地商人以及部分商業資產階級的利益。1782—1783年,任財政大臣。1784—1801年、1804—1806年,他先后兩次出任政府內閣首相。
小皮特在任職內閣首相期間,進行財政與關稅改革,減少國債和關稅種類,主張自由貿易。他為了鎮壓激進派運動,曾在1794年5月到1795年7月、1798年4月至1801年3月兩次宣布暫停人身保護法,鎮壓水兵起義。1799年7月,議會通過了第一項禁止結社的法令,治安法官可對違反者予以處罰,并鎮壓工人運動。與此同時,改組東印度公司,加強對印度的控制;改組英屬加拿大行政建制;實施英、愛合并,鎮壓愛爾蘭民族民主運動,使幾萬愛爾蘭人慘遭殺害。
小皮特在兩任首相期間,一直把法國當作英國外交中的主要敵人。但他不愿與法國直接正面交戰,于是決定與歐洲君主國結成反法同盟,假別人之手來打擊法國。1786年,同普魯士結成聯盟。1789年,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后,迅速波及奧屬尼德蘭。1790年小皮特在給普魯士政府的備忘錄中,建議普、奧兩國停止爭霸斗爭,英、普、奧聯合起來,共同反對法國革命,同年7月,普、奧、英、荷簽訂協定。
在英國的主使下,1790年12月,奧地利出兵鎮壓了比利時革命。1791年奧地利皇帝與普魯士國王在皮爾尼茨發表了反法宣言。1792年春,法國宣布對奧戰爭。當法王路易十六被革命者處死時,英國于1793年1月宣布與法國斷交,2月法國對英宣戰。小皮特政府糾集普、奧、俄、荷及西班牙、德意志諸侯國組成第一次反法聯盟,大規模圍剿法國革命。同年7月,反法聯盟軍已被全部趕出法國。1797年,第一次反法聯盟瓦解。1798—1802年,由英、俄、奧、西和那不勒斯組成的第二次反法聯盟再瓦解。其間的1801年,小皮特被迫辭職,亞丁頓繼任首相。1804年,小皮特取代亞丁頓,再次任首相,匆忙組織了有英、俄、奧和那不勒斯四國組成的第三次反法聯盟,1805年12月2日,法蘭西第一帝國皇帝拿破侖一世在摩拉維亞的奧斯特里茨戰役中,擊敗俄奧聯軍。沙皇亞歷山大氣得渾身發抖,失聲痛哭。英國首相小皮特一病不起,于1806年1月23日病故。
小皮特竭盡全力拼湊的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反法聯盟,企圖剿殺法國資產階級革命。但是,任何企圖剿殺革命的反革命聯盟并非鐵板一塊,內部矛盾重重,終被拿破侖一世采用分化瓦解、各個擊破而失敗。
上一篇:英雄項羽何以烏江自刎
下一篇:營業逆轉的比爾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