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凡·波洛特尼科夫起義
在1606—1607年俄國伊凡·波洛特尼科夫領導了農民起義。波洛特尼科夫原是一個大貴族的農奴。1606年,他率領了在南方集結的軍隊向莫斯科進發(fā),目的是要推翻沙皇華西里·叔伊斯基的政權,另立一個“善良”的沙皇,在莫斯科附近進行戰(zhàn)斗的時候,參加起義部分貴族隊伍背叛了波洛特尼科夫。為了準備重新進攻莫斯科,波洛特尼科夫退到了卡魯加,又退到土拉,后來受到了沙皇軍隊的包圍。1607年波洛特尼科夫被俘。大貴族挖出他的眼睛,把他投入冰窟溺死。沙皇又頒布新法令,進一步加緊對農民的奴役。但農民的起義仍在繼續(xù)。波洛特尼科夫起義是失敗了,他對提高農民覺醒,推動農民革命,起了進步作用,是俄國歷史上早期農民起義代表、農民英雄。
遺憾的是波洛特尼科夫領導的農民起義斗爭不是反對沙皇制度和地主制度,而是反對壞沙皇、壞地主。他們要的是好沙皇、好地主,革命目的不明確,開始同情起義的貴族隊伍到關鍵時刻就叛變了,使起義處于被動地位,導致失敗。
農民還沒有覺悟到革命就是革貴族地主階級統(tǒng)治的命,沒有看到必須破壞沙皇制度地主制度,農民思想保守,革命不徹底性就在于此。
上一篇:伊麗莎白一世為政誤婚
下一篇:伊壁鳩魯?shù)牟恍?/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