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民族英雄黃花探
黃花探(約1857—1913),原名張文探,又稱提探。他生于越南北圻(今越南北部)山西一個刺繡工人的家庭,后移居安世,自幼受地主剝削。后為玉局總總長(區長)柏復的養子。
1873年,法國殖民軍占領南圻(今越南南部)后,首次侵犯北圻。1877年,黃花探參加北寧省領兵陳光巒領導的農民起義,進行抗法救國斗爭,陳光巒起義失敗后,黃花探又與養父柏復組織“平西”(抗法)起義,并在云南、宿山、和樂戰斗中屢建奇功,表現出卓越的軍事才能。1885年,京城順化陷落,越南咸宜皇帝號召“文紳”勤王,掀起“勤王運動”。黃花探與其養父柏復加入安世地區的“勤王”軍,并將原名張文探改為黃花探。當領導“勤王”運動的許多文紳紛紛投敵或解散起義軍、或脫離起義隊伍時,黃花探便成為安世地區抗法農民起義軍的公認領袖。
1892年3月,法國殖民軍調集大量配有重武器的軍隊圍剿安世地區農民起義軍。黃花探利用安世地區的叢林疊障,運用靈活機動的游擊戰術,打擊法國侵略軍。當法軍占領安世縣城后,黃花探在農民的支持下,轉戰安世地區的北部山區與東南平原地帶之間,經常以小股部隊偷襲敵人,打了就跑,贏得斗爭的主動權。
1894年1月,法國殖民當局改變單純武力鎮壓的政策,實行鎮壓與收買相結合的方針,他們用高官厚祿引誘義軍首瓴叛變。黃花探的養父柏復叛變投敵后,多次奉法軍之命暗殺黃花探,未能得逞。法國殖民當局便于5月糾集法軍和越南偽軍向黃花探義軍大本營友芮發動大規模進攻,遭到慘敗。1894年9月,義軍生擒《北圻未來報》主編、河內——諒山鐵路包工頭、法國大地主謝斯耐,迫使法國殖民當局前來議和。雙方于10月25日達成協議:義軍釋放謝斯耐,法國交一萬五千銀元贖金;法軍自動撤出安世地區,把雅南、牧山、安禮、友尚四總歸黃花探管轄。黃花探在此建立革命根據地,發展生產,整頓紀律,擴大隊伍,準備再戰。1895年,法軍首先發動進攻,企圖速戰速決,但找不到游擊隊的主力,反遭游擊隊的偷襲。法軍被迫于1897年11月與黃花探第二次議和。1906年,黃花探參加潘佩珠的光復會。1907年,黃花探應孫中山的邀請,幫助掩護從中國撤退的三千多名革命軍。1908年6月,黃花探與潘佩珠領導光復會成員發動河內起義失敗。1909年10月,郎山戰役中,黃花探游擊隊損失嚴重。1913年2月10日,黃花探被法國殖民者雇傭的叛徒殺害。
黃花探堅持反法斗爭近四十年,堪稱為越南抗御外侮的民族英雄。他的游擊戰術和發展根據地經濟、嚴明軍紀等,為人民戰爭提供了寶貴的經驗。但是,黃花探排斥知識分子,用鞭子、監禁的粗暴簡單的方式來訓練一支文盲游擊隊,是不可戰勝用現代化武裝起來的法國殖民軍的。
上一篇:越南杰出的愛國主義者潘佩珠壯志未遂
下一篇:越王勾踐信天命夫椒兵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