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愬》歷史事跡,評價,人物簡介
李愬雪夜襲蔡州(今河南汝南),在中國古代戰史上,是一個為人們稱道的著名戰例。這位李愬,就是名將李晟的兒子。
唐朝中期有個淮西鎮(鎮治為蔡州),大約位于現在河南省的東南部,是當時藩鎮割據的一個頑固堡壘。從公元783年節度使李希烈自稱天下都元帥開始,中經吳少誠、吳少陽,擁兵割據三十余年,唐王朝竟無可奈何。元和九年(公元814年),吳少陽病死,其子吳元濟自立。唐憲宗乘機發兵九萬,分東、南、西、北四路,征討淮西。但是,連續攻戰三、四年,卻師勞無功。尤其是西路軍的問題最嚴重,第一任指揮高霞寓被吳元濟打得大敗,第二任指揮袁滋私下與吳元濟相妥協。在這種情況下,身任太子詹事、宮苑閑廄使等文職的李愬,向唐憲宗毛遂自薦,主動要求去挽回敗局。唐憲宗正在為難之際,見李愬自告奮勇,宰相李逢吉也贊同,便欣然任命他為隨唐鄧(今湖北隨縣、河南唐河縣、鄧縣)節度使,負責指揮西路軍進討淮西。
安撫士卒 麻痹元濟
李愬,字元直,生于公元773年。二十歲那年,其父李晟病逝,他承襲父爵,開始在朝廷做官。雖然他有長于謀略和善于騎射兩條特長,但是,二十多年中,他從未擔任軍事職務,也沒有人發現他具有軍事才能。因此,他在這次毛遂自薦之前,在軍事上還是一個毫無名望的人。
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正月,李愬到達唐州(今河南泌陽)。他迅速了解到,將士們因多年來老打敗仗,士氣十分低落,特別畏懼打仗。因此,李愬故意對歡迎他的人們說:“皇上知道我柔弱,能夠忍受屈辱,特派我來休養士卒。至于作戰,我可不行。”將士們原先最耽心的就是怕新來的主將要他們去打仗,聽他這么一說,方才安下心來。
李愬上任之后,果然不言戰事。他一頭扎到士卒之中,東走西看,問寒問暖。讓有病的去治病,有傷的去養傷。有些重病號,他還親自侍候,給病人端茶倒水,送飯喂藥。士卒家中有事或父母病故者,他贈送錢糧布帛,給假回家料理。平時,他和士卒們閑談聊天,一點架子也沒有。前任指揮設立的專為主將娛樂的戲班和經常舉行的宴會制度等,全都被他取消了。他自己的生活也和士兵們一樣,不搞任何特殊。所以,李愬和士卒們的關系迅速親近起來。
有的將領見李愬不積極備戰,成天泡在士卒之中,上下不分,很是不滿。就對他說: “將軍不擺架子,平易近人,這自然很好??墒牵鳛橐幻鲗ⅲB一點威嚴都沒有,戰場上部下怎么會服從命令呢? ”李愬點點頭回答說: “你說的我不是不知道??墒悄阆脒^沒有,過去袁滋和吳元濟實行妥協,吳元濟并不防備西路軍。聽說我來,他必然會暗中打聽我的情況。我故意不作戰備,說自己只會撫慰、不會打仗,使將不威嚴,兵不整肅,吳元濟得知,必然以為我懦弱無能,從而麻痹輕敵。那樣一來,不就有機可乘了嗎? 再說,平易近人,看起來不夠威嚴,實際上能提高威信。一個將領在士卒中有了威信,士卒們哪能不服從他的命令呢! ”將領們聽了,非常折服。就這樣,李愬在將士們心目中的威信日益增高,慢慢地,大家的畏戰情緒也不掃而光了。
駐在蔡州城里的吳元濟,探知李愬并無進攻淮西的動向,真以為李愬膽小怕事、不會打仗,覺得毫無名望的李愬,不是他的對手,因此放松了對西路唐軍的戒備。
過了幾個月,李愬一反常態,先向唐憲宗上奏,增調了步騎兵兩千人。然后開始了緊張的戰前練兵。不久出兵攻占了蔡州西部邊境的幾個小據點。但是,五月二十六日,李愬率兵進攻朗山(今河南確山)時,卻因吳元濟發兵來救,打了一個敗仗。許多將士一下子又泄了氣,覺得李愬也不行??墒?,李愬卻樂呵呵的,他對大家說:這是我的計策呀!你們應該高興才對。弄得大家丈二的和尚,摸不著頭腦。吳元濟在朗山獲勝后,更加認定李愬不會打仗,因此將守衛蔡州的精兵調往北線去對付李光顏部的進攻,對西路唐軍的防御更加松懈起來。
瓦解敵軍 重用降將
淮西地區由于連年戰爭,生產遭到嚴重破壞,百姓生活十分困苦,民眾對吳元濟的統治嚴重不滿,紛紛逃往唐州地區,前后達到五千余戶。李愬對這些難民非常重視,派專員安撫、管理,派專兵予以保護。這一措施有效地爭取了人心。
民眾的大批逃亡,引起了淮西軍的士兵也不斷逃亡。李愬對逃亡過來的士兵特別關切,總要親自詢問一番,一方面了解淮西的險易虛實,另一方面了解他們的情況。對于今后的去向,一律聽從個人選擇。凡是家中有父母、妻子的,都發給錢糧,送其回鄉,還安慰他們說: “你們都是大唐的人,不要拋棄親戚。”降兵們被感動得熱淚盈眶。因此,開小差向李愬投誠的士兵與日俱增。
與此同時,李愬對敵將也實行了分化瓦解的策略。一次唐軍巡邏時,活捉了一員名叫丁士良的將領,是吳元濟手下有名的驍將,被封為“捉生虞侯”。因他作戰勇猛,許多唐軍將領都吃過他的苦頭,大家紛紛要求將丁士良開膛挖心,李愬起初同意了。但是,當他看到丁士良在尖刀觸胸時仍然面不改色、視死如歸時,覺得這是一個可以爭取的將領,立即改變主意,親自給丁士良松綁,勸他棄暗投明。丁士良受到感動,向李愬表示道: “我戰敗被俘,自以為必死無疑,將軍使我又活,我一定以死相報?!崩類迓犃撕芨吲d,當場封他為 “捉生將”,并在各方面給予特別優待。
為了感謝李愬的厚待,丁士良向李愬建議說:“蔡州西南一百二十里的文城柵,是吳秀琳率領三千人防守的,被稱為吳元濟的 ‘左臂’ 。我可以幫助將軍斬斷這條 ‘左臂’ ”。李愬一聽大喜,便問有何妙計? 丁士良回答道: “吳秀琳主要靠陳光洽給他出謀劃策。陳光洽十分輕敵,喜歡親自出戰,我可以將陳光洽給將軍捉來。吳秀琳就可以不戰而降了。”李愬馬上撥兵給丁士良,丁士良很快設伏活捉了陳光洽。李愬通過陳光洽,果然說服了吳秀琳率兵投降。吳秀琳手下有個名叫李憲的將領,很有才干,李愬親自給他改名叫李忠義。從此,李愬厚待吳秀琳等降將,視之為親信將領,還經常向他們請教如何攻取蔡州。
吳秀琳很感激李愬對他的信任,主動獻謀說: “將軍要取蔡州,非招降李愬不可,我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李祐是吳元濟的騎兵將領,很有韜略,對蔡州情況非常熟悉,也很受吳元濟的信任。當時正率軍防守興橋柵(今河南上蔡南、遂平西)。李愬探知李祐在張柴村(今河南汝南西約七十里)搶割麥子,便派部將史用誠帶領三百騎兵設伏俘擒了李祐。
因為李祐過去殺死、殺傷了不少唐軍官兵,將士們強烈要求處死李祐。但是,李愬盡最大的努力,壓制了部下的各種非議。他以最尊重的態度對待李祐,和他同吃、同住,經常徹夜長談。李祐本來不準備投降,可是,時間一長,他完全被李愬“推誠待士”的精神感化了。一些懷疑李祐是奸細的人,悄悄到李愬營帳之外偷聽,結果只聽到了李祐被感動得哭泣的聲音。李祐真心投降后,開始詳細地向李愬介紹淮西地區和蔡州城內的地勢、設防、兵將等各方面的情況。李祐對李愬的信任也更加堅定不移了,經常在深夜時分單獨與李愬和李忠義密商大計。
將領們對李愬如此重用和信任李祐,非常不滿,士卒們也不高興。幾乎每天都有情報說李祐是奸細,連南路軍和北路軍也發來公函,說李愬是假投降,特別是西路軍的監軍反對最力,他把李祐是奸細說得有鼻有眼的。這使李愬深深地感到人言可畏,擔心有人以謠言為依據搶先向皇帝告黑狀,皇帝就會不問青紅皂白下令殺李祐,那時再救李祐就來不及了。為了保護李祐,李愬想出了一個不得已的辦法。他流著眼淚,握著李祐的手說: “難道老天爺不讓我們討平叛軍嗎?為什么我和你這樣親密還堵不住別人的嘴呢?人言可畏,不得不防,為了保障你的安全,為了平定淮西的大業,我要把你作為俘虜用囚車押送到京城去,讓皇上下命令釋放你。這樣,別人就無話可說了?!崩畹v感激地理解了李愬的一片苦心。
第二天,李愬向全軍宣布;“李祐到底是不是奸細,現在我把他監送長安,請皇上圣斷?!迸c此同時,他寫了一封密奏,以最快的速度送到唐憲宗手中。密奏詳細說明了李祐的情況和依靠李祐謀取蔡州的初步打算。最后強調說: “要是殺掉了李祐,破蔡州就難以成功?!泵茏噙@樣明白堅決,唐憲宗又急于攻取蔡州,沒有理由不批準李愬的要求。押送李祐的囚車一到,唐憲宗立即下詔釋放,令其返回淮西前線,在李愬帳下聽候調用。
李祐一回到淮西,李祐立即向全軍公布了皇帝釋放李祐的圣旨,同時當著大家的面,正式任命李祐為統率三千 “突將”的六院兵馬使,可以帶刀出入中軍大帳。從此,李愬名正言順地重用李祐,其他人再也不敢閑言閑語了。
不久,李祐正式向李愬獻計說:“吳元濟的精兵都在洄曲(今河南商水縣西南)和蔡州四境,蔡州城守防薄弱,將軍應該避實擊虛,奇襲蔡州。四面守軍聞訊回救時,吳元濟早當俘虜了?!边@個方案完全符合李愬的用兵意圖,他當即采納。為了保證奇襲成功,決定在方案實行之前,絕對保密。
雪夜出兵 奇襲蔡州
正當李愬積極籌劃襲取蔡州之際,唐憲宗停止了在北方對承德的用兵,集中力量于淮西戰場: 同時任命了積極維護統一、主動要求到淮西督戰的裴度為統帥,撤掉了極不稱職、懦弱無能的前統帥韓弘。裴度對軍事比較內行,他到淮西前線后,發現朝廷設置的宦官監軍對主將限制太多,形成了掣肘之患,就奏請唐憲宗廢除了宦官監軍制度。這一弊政的革除,大大調動了各路主將的作戰積極性。此后,北路指揮李光顏接連發起了攻勢作戰,迫使吳元濟將注意力集中于北線。這一切,都給李愬奇襲蔡州創造了必要的條件。
九月二十八日,李愬決定出兵攻打吳房(今河南遂平)。有些將領說: “今天是亡日(陰陽說,九月寒露之后的第二十七天),很不吉利,不宜出兵?!崩類逭f: “我軍兵少,不能死打硬拼,應當出其不意。敵以為我亡日不出,我偏亡日出兵,正好攻其不備?!辈怀隼類逅?,吳房守軍完全沒有防備,唐軍一到,迅速攻破外城,殺死敵軍一千多人。守軍退保內城,李愬見狀,下令撤兵,引誘敵軍出城追擊。守城將領孫獻忠見唐軍退走,果然率領五百精騎出城追擊。眾將士一見敵騎來勢兇猛,不由得驚慌起來,有的撒腿就想逃跑。李愬拔出劍來,在大路中央大聲呵斥道: “誰敢后退,馬上斬首! ”唐軍穩住陣腳,回頭迎擊,很快打垮了五百敵騎,擊斃了孫獻忠。將士們因勝利而斗志高昂,要求乘勝攻取吳房內城。李愬頭搖搖說:“那可不是我的計劃啊!”說完,率領得勝之軍返回了文城柵。吳房一戰,帶有實戰演習性質。將士們對自己的主將更了解了,都知道李愬指揮果斷,執行他的命令,不能有絲毫的含糊。經過試攻吳房,李愬覺得襲取蔡州的條件基本成熟了。便派人向主帥裴度密陳了襲擊蔡州的計劃。裴度也認為“兵非出奇不勝”①,感到李愬的計劃很好,立即表示同意。至此,萬事俱備,只欠確定具體出兵日期了。
十月十五日②早晨,天色陰沉,北風凜冽,淮西地區下起了鵝毛大雪。李愬盼望已久的天候條件具備了。他立即令史旻留守文城柵,令李祐、李忠義率領三千“突將”為前鋒,自率三千人為中軍,令李進誠率領三千人為后軍,帶上一頓干糧,立即出發。將領們請示去向和任務,李愬回答道: “向東?!背死畹v外,大家都莫名其妙,不知道李愬突然出兵干什么。黃昏時,部隊走了六十里,到達屬于蔡州地界的張柴村。李祐率領前鋒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消滅了守軍和看管烽火臺的人員,占領了張柴村。李愬傳令全軍在張柴村稍作休息,讓大家抓緊時間吃干糧,迅速整理馬匹和準備武器。接著,他令部將義成軍率五百人留守張柴村,截斷洄曲方面的路、橋,同時分兵五百阻斷朗山方面的進路。然后下令全軍繼續前進。將領們再次請示去向和任務,李愬這才宣布說: “到蔡州去捉拿吳元濟! ”大家聽了大驚失色。原來任監軍的宦官嚇得大哭說:“我們到底還是中了李祐的奸計了。”對此,李愬不予理睬,嚴令全軍以最快的速度趕路。全軍士卒聽說是去打蔡州,都以為今天必死無疑,迫于李愬的軍令難違,只好橫下一條心,爭取死里求生。
入夜,風雪大作。怒吼的狂風撕裂了中軍大旗,氣溫驟然下降。不少士兵和馬匹在風雪中凍僵過去,倒在了路上。部隊減員達到十之二、三。然而,李愬嚴令全軍加速前進,誰也不準停下。從張柴村到蔡州的道路,除李祐等降將外,大家都沒有走過?,F在,夜色昏沉,風雪彌漫,分不清哪是道路,哪是溝壑,只得跟著前鋒,深一腳、淺一腳,艱難而疾速地向前行進。
第二天凌晨,雪下得更大了。經過七十里的雪夜強行軍,部隊終于趕到了蔡州城外。雖然李愬嚴令部隊保持肅靜,但是,六、七千人馬,仍有較大聲響。恰好偵探前來報告: 城邊發現了好些鵝圈、鴨圈。李愬喜出望外,立即派了一些士兵拿棍子去攪趕鵝、鴨,使其受驚大叫。巧妙地掩蓋和混淆了人馬的聲音。
蔡州城下,已有三十多年沒有到過唐朝官軍了,戒備本來就很松弛。碰上這樣的風雪天氣,數量不多的守城士兵都放心大膽地鉆進了被窩。李祐、李忠義對蔡州的城防十分熟悉,他倆根據李愬的命令,率領前鋒突擊部隊,在城門附近挖坎、架梯,悄悄爬上城墻,把睡熟的士兵一個一個殺死,派出士兵偽裝更夫照舊敲梆打更。然后打開城門,接應大軍進城。到了內城,也照此辦理。一座蔡州城就這樣神不知、鬼不覺地被李愬統率的唐朝官軍占領了。
天亮了,雪停了。李愬來到吳元濟平時辦公的大廳處理軍務。這時,吳元濟還在睡大覺。起初,部下把他叫醒報告說:“唐朝官軍進城了! ”吳元濟根本不信,他躺在床上悠然自得地說: “什么官軍,可能是那些唐軍俘虜搗亂吧,天亮后,統統殺掉?!边^了一會,又有人來報告說: “官軍已經占領蔡州了! ”吳元濟還躺在床上毫不著急地說: “恐怕是洄曲部隊回來領棉衣的吧?!痹瓉恚瑓窃獫砸詾橐言诓讨菀晕鞯膮欠亢屠噬讲际鹆酥乇烙?,西路唐軍人馬不多,不可能有大的舉動。做夢也沒有想到李愬會突然殺到蔡州來。起床以后,他聽到外面人喊馬嘶,還有人大叫 “將軍傳令”,呼應者竟成千上萬。他開始有點驚慌地說: “什么將軍?這么大的威勢,敢到我的大堂上發號施令?!壁s緊爬到內宅樓上向外一看,見滿城都是唐朝官軍,繡著 “李”字的大帥旗已插到了他的大廳前面,這才如夢初醒。急忙召集身邊的侍衛親兵,登上內宅院墻抵抗。
李愬認為,吳元濟還敢頑抗,主要是依賴駐于洄曲的董重質所部一萬多精兵回救。因為董重質的家屬也在蔡州城內。于是,他令李進誠率領后軍包圍吳元濟的內宅,暫不發動進攻。自己親自去董重質的家中拜訪,向董重質的家屬進行安慰,給予了各種優待,勸他們說服董重質投降。接著,李愬修書一封,請董重質的兒子當天飛騎送往洄曲。董重質接到李愬的招降書之后,于十月十七日單騎馳回蔡州,向李愬投降。
李愬收降了董重質,下令強攻吳元濟的內宅。李進誠采取火攻的辦法,先往南門外堆柴草,然后放火。蔡州城內的老百姓早就恨透了吳元濟,紛紛自動抱著柴草來幫忙。一會兒就把吳元濟的內宅南門燒穿了。吳元濟見大勢已去,被迫投降。李愬將他用囚車監送長安?;次鞯纳辍⒐舛菔剀妰扇f多人,見蔡州已破,也先后不戰而降。歷時三十多年的淮西獨立王國就這樣被消滅了。
戰爭結束以后,將領們請教李愬: 問他為什么 “敗于朗山而不憂,勝于吳房而不取,冒大風甚雪而不止,孤軍深入而不懼,然卒以成功?”①李愬微笑著解釋說: “朗山失利,目的是為了讓敵人以為我軍沒有戰斗力而放松戒備,當然用不著憂慮; 如果攻下吳房,其守軍必然逃歸蔡州,合力固守,必將造成攻取蔡州的困難,所以留存以分其兵力; 風雪交加,能使敵軍的烽火報警失靈,不會知道我軍突然襲擊; 孤軍深入,將士們都知道處境危險,誓必拼死作戰。高瞻遠矚的人不要計較暫時的得失,考慮全局時要能舍棄一些無關緊要的小事。如果一點小勝仗也不肯放棄,一次局部的失敗就灰心喪氣,哪有功夫去成就大功業呢! ”眾將聽了,連聲贊嘆,佩服不已。
李愬這段話集中表述了他的用兵思想,即從全局出發,周密地分析敵我雙方的情況,因勢利導,克敵致勝。本來,李愬所統率的西路軍不滿一萬,又處于進攻淮西的次要作戰方向,既不被敵軍重視,也不為唐軍指望。按常規是不可能有大的作為的。但是,李愬發揮了主觀能動作用,使助攻方向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首先,他繼承其父嚴于律己、以身示范的傳統,與士卒同甘共苦,穩定了軍心,建立了威信,激勵了士氣; 其次,他積極地瓦解敵軍,以 “推誠待士”的精神,感化和重用降將,變阻力為助力,化不利條件為有利條件; 第三,他發展了其父善于出奇制勝的指揮藝術,在完全掌握敵軍動向的基礎上,有目的地誤敵、痹敵,充分利用了吳元濟集中主力對付李光顏部、蔡州守備空虛的機會,選擇了最惡劣的天氣,突然發動奇襲作戰。由于算無遺策,終于一舉獲勝。
李愬奪襲蔡州成功后,唐憲宗破格提拔他為尚書左仆射,封為涼國公。元和十三年(公元818年),李愬又參加了討伐李師道的戰斗,先后打了十一場大仗,俘虜叛軍將領五十余名,殲敵一萬多人。因功被提升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長慶元年(公元821年),幽州和鎮州(均在今河北境內)發生反唐叛亂,擔任魏博(方鎮名,鎮治在今河北大名東北)節度使的李愬,決定親自率兵征討。正在準備出師之際,忽然身患重病,不治而死,終年只有四十九歲。
注釋
① 《資治通鑒》,卷二百四十,憲宗元和十二年。② 關于李愬出兵奇襲蔡州的日期有三說: 《舊唐書》為十日,《新唐書》為十三日,《資治通鑒》為十五日。從有風雪來看,十五日比較合理,故取此說。① 《資治通鑒》,卷二百四十,憲宗元和十二年。
上一篇:《李廣》歷史事跡,評價,人物簡介
下一篇:《李愬》歷史事跡,評價,人物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