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時度勢,擇主而事》三國謀略智慧大全
張昭字子布,彭城(今江蘇徐州市)人。少年時喜好學習,善于寫隸書,跟著白侯子安學習《左氏春秋》,博覽群書,和瑯邪郡趙昱、東海郡王郎同時出名并且互相友好。
張昭于二十歲時被舉薦為孝廉,不去接受,和王郎一同討論以前君王的避諱問題,同州的才士陳琳等都贊賞他的見解。州刺史陶謙薦舉他為茂才,不去應薦,陶謙認為他輕視自己,于是被抓了起來。趙昱盡全力營救,才得以放出。
漢朝末年,天下大亂,徐州的士人,百姓大多跑到揚州去避難,張昭等人也都南渡長江。
孫策創業,任命張昭擔任長史、撫軍中郎將,并入中堂拜見張昭母親,就像他已是多年一起的老朋友,待之以師友之禮,文事武事,全都交付張昭。
張昭每當收到北方士大夫的書信報告,其中有專稱美自己的,張昭想隱瞞不讓人知,擔心人說他有見不得人的事,讓人知道又怕不太適宜,因此進退不安。孫策知道了這件事,高興地笑著說:“從前管仲當齊桓公相國,齊桓公一次說請示仲父,二次還是說請示仲父,可齊桓公卻成了春秋霸主之首。現在子布賢能,我能用他,難道功名不會有我的么?”
上一篇:《審時度勢,擇主而事》三國謀略智慧大全
下一篇:《審時度勢,明于去就》三國謀略智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