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黃專家陳潢慘死京城
黃河流域,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據史學記載,約在一千多年以前,黃河流域大部分地區森林茂密,氣候宜人,物產豐富。后來由于長期的過度開墾、漫無節制地開發、利用,忽視了必要的治理和保護,結果森林日見減少,植被遭到破壞,生態環境不佳,水土流失嚴重,泥沙淤積河床,水旱災害頻仍。自漢代至民國的2155年內,河堤決口成災有據可查的達1092次,平均兩年鬧一次水災,中華民族的搖籃變成了“百害”之河,甚至有人把她說成是中華民族的“憂患”。黃河流域還是水上流失的重災區,黃河平均每年帶走16億噸泥沙,據估算隨著泥沙帶走的肥料相當于4000多萬噸化肥,造成幾十萬平方公里土地過分貧瘠,甚至草木不生。因此,有人說:滾滾黃河向東流,流的都是“血和油”。因為人類違犯自然規律,打破生態平衡,造成“黃害”頻繁,已經給我們帶來慘痛教訓。歷代封建統治階級不尊重科學,不重視黃河治理更值得總結反思。
解放前歷代的統治階級,不關心人民的痛苦和生命財產,不但不對黃河進行認真的徹底治理,而且,時治時停,有的貪官甚至借治黃為名對勞動人民進行殘酷的奴役和剝削,甚至明目張膽的迫害治黃專家。清代封建統治者對治黃專家陳潢的迫害就是一例。
陳潢于1677年組織和領導了治理黃河的巨大工程,調動幾十萬民工,治理幾百里河道,筑堤壩,堵決口,挑引河,疏河道,調節河水流速流量,借水力疏浚海口等等,使黃河河水流歸故道。一個時期之內,黃河沒有大水災,大運河漕運暢通無阻,災區人民逐漸恢復生產,免遭家破人亡苦難,取得了清朝二百六十多年來治理黃河的最大功績。然而,陳潢的正確思想和方法,卻遭到封建官僚們的非議和攻擊。他們堅持錯誤的主張,反而加罪于陳潢,將其“解京監候”,致使年富力強的治黃專家積郁成疾,含冤飲恨,慘死京城。類似事件,還有不少,給治黃工作造成重大損失。
黃患已經給人民造成嚴重災害,貪官污吏更是雪上加霜,殘害治黃人才。人禍大于天災。
上一篇:治家非一寶,富國非一道
下一篇:爪哇蒂博·尼哥羅的斗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