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的“讀書之訓”
朱熹(1130—1200年),南宋人,是儒家思想發展中的一個重要人物,是理學思想的綜合者,是南宋以后到清中葉的封建統治的“正宗”思想家和教育家。他曾長期從事教育工作,制定了《白鹿洞書院學規》,對于教育和教學工作有許多獨到的見解,特別是對于教人如何讀書有系統具體的訓示,即朱子讀書法。
朱熹對讀書的要旨提出了兩句總的原則,即讀書用力須“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循序漸進即讀書要不間斷,要專心一致,深入玩味,才能說是善學;熟讀精思即強調讀書要精熟,要潛心玩味,“務廣而不求精”是讀書大病。朱熹的讀書方法對后世影響極大,其弟子把其歸納為朱子讀書法六條:①循序漸進(讀書要有次第,讀通一書再讀另一書,要打好基礎。)②熟讀精思(讀書必須記得背得,必須精熟。)③虛心涵泳(讀書要虛心,自己平著心去稱量它,不可先有個人意見。)④切己體察(將書上的圣賢言語來考察體驗自己能否如此力行。)⑤著緊用力(讀書必須“寬著期限、緊著課程”,不可懈怠庸碌。)⑥居敬持志(讀書須收斂此心,這便是敬,此心必須專靜純一。)
朱熹的讀書方法有他的獨到之處,也是他平生經驗之談,后世許多文人學士皆以此為指導刻苦攻讀,得成學業。青少年正值讀書學習的黃金時代,切以此為訓努力學習,有效掌握更多的知識以更好為國為民服務。但這里要注意,朱子讀書法不曾注意到書本知識與實際調查研究相結合,對此后人要從實踐中補其不足。
上一篇:朱爾·佩羅的孤獨
下一篇:朱珍中詐降計全軍覆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