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珍中詐降計全軍覆沒
兵家所謂“勝負無常”,許多軍事將領此戰或以奇計破敵;他戰則中計敗北,表面看似有偶然性,事實上致敗之由如出一轍。五代十國時期,后梁將領朱珍為后梁創立軍制,頗懂用兵之道,尤其善用奇兵,深得后梁太祖朱溫的賞識。如義成軍據滑州(治在今河南滑縣東舊滑縣)作亂,朱溫派朱珍前去討伐,路遇大雪,朱珍催兵速進,而義成軍以為雪大難行,沒想到后梁兵會來,更沒想到會來得這樣快,因此未加防備,結果被一舉擊敗。唐朝末年,秦仲權割據蔡州(今河南汝南),為奉國軍節度使,與黃巢起義軍作戰失敗,投降了黃巢,黃巢起義失敗后,他建帝號,置官署,并派兵四出攻掠,遣其部將盧瑭、張晊攻后梁,當時后梁兵少,多次被秦宗權軍打敗。朱溫遂以朱珍為淄州刺史,在淄青(治在今山東益都)募兵御敵。朱珍募兵萬余人后,先在軍中立以威信,然后乘敵不知己方兵力大增之機,發奇兵出擊,將盧瑭、張晊打敗,秦宗權的實力受到沉重的打擊。
但此戰后不久,朱溫借口唐天平軍節度使朱宣誘其士兵逃亡,向其開戰,數次打敗朱宣所部。同時,派朱珍攻取守鄆州(治在今山東東平西北)的朱宣部將朱裕。朱珍在距鄆州城20里處安營,選精兵前去挑戰,鄆州守軍不應戰。這時,朱裕派人送給朱珍一封信,詐稱投降,約當開城門為內應。朱珍信以為真,于當晚率軍進城,朱裕應約開門放行,當朱珍軍進至內城與外城之間時,鄆州守軍突然從城墻上以礫石攻擊后梁軍,后梁軍一時大亂,又處于兩道城墻之間,進退無路,結果朱珍只身逃出,其余將士全軍覆沒。
朱珍以善用計謀,多出奇兵而取得過不少勝利,但鄆州之戰他信敵人之詐降,大意輕敵,全軍覆沒,僅以身免,可謂“智者千慮,必有一失”。不過,戰爭中不應犯朱珍式的錯誤,在敵方意圖較為明顯的情況下,絕不能輕信敵人,此戰如果朱珍能采用“將計就計”的策略,做兩手準備,斷然不會有如此慘敗。
上一篇:朱熹的“讀書之訓”
下一篇:朱珪嚴于律己,失于明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