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敵計謀盎格魯撒克遜人飲恨黑斯廷斯
黑斯廷斯是英國東薩塞克斯省瀕臨多佛爾海灣的城市。11世紀,諾曼底公爵威廉一世率軍隊渡過海峽在這里登陸,與哈羅德國王的盎格魯撒克遜軍隊展開一次激戰(zhàn)。盎格魯撒克遜人由于中敵計謀,輕易出擊,反遭失敗。
1066年9月28日,威廉一世率領12000人的諾曼底部隊在英格蘭南岸順利登陸,并扎下營寨。諾曼底部隊大多由騎士騎兵組成,勇猛善戰(zhàn)。英格蘭得知信息后,立即派國王侍衛(wèi)隊和步兵十字義勇軍組成由哈羅德率領的部隊予以反擊。英格蘭的軍隊主要是步兵,沒有騎兵,平時缺乏訓練,雖然數(shù)量不少,但戰(zhàn)斗力很差,且裝備原始,很多士兵使用的是石斧和近程弓箭。為迎擊敵人,哈羅德率軍隊在黑斯廷斯附近的先拉克丘崗占領陣地,部隊擺成方陣,正面埋設了尖樁柵欄,丘崗后面斜坡陡峭,敵軍難以進攻。從這個形勢看,盡管哈羅德軍隊戰(zhàn)斗力弱,但地形有力,只要堅守,也有成功的可能。但是,在戰(zhàn)斗開始后,哈羅德犯了指揮上的錯誤。諾曼底公爵威廉一世在戰(zhàn)斗開始后,將軍隊呈三線配置:弩手、步兵和騎兵。諾曼底弩手首先投入戰(zhàn)斗,從約100米的距離向盎格魯撒克遜軍隊射擊,然后步兵和騎兵展開進攻。由于哈曼德的軍隊占據(jù)有利地形,諾曼底人的幾次進攻都被打退。威廉一世見強攻不下,就實施計謀。他命令騎兵隊實施佯攻,而把弩手和步兵埋伏在兩側,佯攻騎兵很快撤退,以引誘盎格魯撒克遜軍隊下山崗。哈羅德上了威廉一世的當。他以為退卻的騎兵真的不能支持了,便命令士兵向下反沖鋒。這樣,第一,沖下山崗的哈羅德部隊失去了地形的保護,反而被動;第二,哈羅德的步兵戰(zhàn)斗力弱,也沒有威廉一世的騎兵靈活,處于劣勢;第三,哈羅德部隊一沖下山崗,受到威廉一世部隊的三面夾擊,頓時軍隊大亂。哈羅德的部隊幾乎全部被殲。
上一篇:中學生的“托福”熱
下一篇:中日相聲的相互關系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