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奇教練成為眾矢之的
AC米蘭隊的失利,在意大利足壇引起喧然大波,各式各樣的指責與批評鋪天蓋地而來,其中議論的最多與矛盾的焦點無疑是薩奇教練。一時間,這位赫赫有名的教頭成了眾矢之的。球迷們對他的領導才能和指揮藝術產生了懷疑。人們都在考慮“滑鐵盧”現(xiàn)象為什么會出現(xiàn)在薩奇教練身上,而且來的這樣急,垮得這樣快。
薩奇現(xiàn)年45歲,風華正茂,是近年來意大利足壇和歐洲足壇善打硬仗、不可多得的出色的教練。他把荷蘭的漲潮式“全攻全守”的打法成功地“嫁接”在意大利鎖鏈式的“穩(wěn)守反擊”的這株大樹上,取得了豐碩的果實。在他的統(tǒng)帥下,荷蘭的“三劍客”如虎添翼,名揚四海。1989年薩奇被評為世界足壇最佳教練,他的AC米蘭隊被評為世界最佳球隊;范巴斯滕為最佳球星;巴雷西為最佳自由中衛(wèi);在“豐田杯”賽中,AC米蘭隊連奪兩屆冠軍,一時間AC米蘭隊被稱為不可一世的“常勝軍”。
本屆歐洲俱樂部杯賽,論實力,AC米蘭隊要比馬賽隊技高一籌,為什么輸了呢?羅馬的《體育郵報》說:“薩奇是位有經驗的教練,但他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他認為馬賽隊剛剛換了教練,不會有什么作為,只要猛攻猛打就可以贏球,結果吃了敗仗”。米蘭《體育報》記者切薩雷說:“低估了馬賽隊的實力,使AC米蘭隊陷入被動,通過兩場比賽看,AC米蘭隊的應變能力差,薩奇過于自信。”薩奇教練也承認:“馬賽隊踢得比我們好,很有朝氣,踢得很兇狠,打法對頭。”隊長巴雷西說:“馬賽隊臨場發(fā)揮確實出色,他們應該進入半決賽。”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驕兵必敗,馬失前蹄”,足球比賽就是這樣冷酷無情,足球俱樂部的經濟效益與信譽不允許主帥犯這樣重大的失誤,這也許正是歐洲足球不斷發(fā)展,俱樂部體制長盛不衰的原動力。然而人非圣賢,孰能無過?令人欽佩的教練員在于:有膽識,有魄力,勇于面對現(xiàn)實,總結經驗,承擔責任,臥薪嘗膽,勵精圖治,不失大將風度、主帥風范乃足球教練員必備的心理素質。當記者問及薩奇教練何去何從時,薩奇教練說:“我不辭職,除非他們把我趕走。我的合同到1992年,我遵守信義,我仍留在AC米蘭隊,盡最大努力報效球隊,相信我會東山再起的!”
上一篇:薩伏那羅拉的悲劇
下一篇:薩拉特的唯心史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