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軍國主義教育
日本的軍國主義教育思想自大正末年開始抬頭,從30年代初起開始發展,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止,經過鼎盛時期而走向崩潰。它是統治日本教育的國家主義思想在新的國內外形勢下的變種和發展。
所謂軍國主義教育,是指日本政府和軍部為加緊向外發動侵略戰爭,把國家置于軍事控制之下,實行法西斯獨裁統治。在教育上大力灌輸皇國主義思想,“天皇至上”,“信奉天皇”。為培養“忠臣良民”,“盡忠報國”,將全部教育從培養目標到教育內容以及教育方法,皆納入戰爭的軌道,建立為侵略戰爭服務的教育體制。
自本世紀30年代初起,日本政府和軍部極力推行軍國主義教育政策和教育內容,在學校教育中大力灌輸軍國主義教育思想。1933年文部省設立了臨時教育調查部,為推行軍國主義教育政策和內容出謀劃策,制定章程方案。
這一時期日本的軍國主義教育,即皇國主義教育制度,以培養“忠臣良民”為主要目標,無論小學、中學、大學都必須“虔心誠意”、“盡忠天皇”。各級各類學校的教學內容、課程設置和教學方法全面皇國主義化,即各學科課程都貫穿皇國主義精神。要求全國的所有小學和中學一律采用國定教科書。當時小學的“修身”課程公開鼓吹“惟神之道”、“八纮一宇”,為“大東亞圣戰”“滅己奉公”,“盡忠報國”。中小學的語文課中也充滿了軍國主義教育內容,大肆宣揚天皇的神威及武士道精神,當時日本軍國主義教育的一個顯著特征就是對青少年實行職業技術和軍事訓練,為侵略戰爭儲備了軍事后備力量。在教育過程中實行絕對服從的教育方法,不允許絲毫的反抗和疑問。另外,在普通學校里配備了現役軍官,學校成了兵營和精神訓練所,教育成為驅使青少年以血肉之軀充當侵略戰爭炮灰的工具。
日本這一時期的軍國主義教育是極為反動的,具有嚴重的危害性。它毒害了一批又一批青少年的心靈。這時期的日本兒童、少年從小就被灌輸“天皇至上”“崇拜天皇”“為天皇效忠”等皇國主義思想,自己的個性及道德意識被完全扼殺;他們在侵略戰爭中,為“效忠天皇”而大肆屠殺被侵略地區及國家的人民,卻絲毫沒有罪惡感,可見,他們的人性已在軍國主義教育的毒害下泯滅了。日本的軍國主義教育是由其軍國主義、法西斯主義國家政策決定的,但是在其實施過程中,又促進了日本國內軍國主義思想的膨脹和發展,造成了國內經濟蕭條,通貨膨脹,大量工人失業,許多的學生就業困難的局面。這一切都預示法西斯軍國主義政策及其教育體制的崩潰。
上一篇:日本的“發達國家病”
下一篇:日本管制主義教育下的一個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