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溫病之爭
中國醫學史上曾有過“傷寒”和“溫病”兩大派別的爭論。這場爭論直至近十幾年才暫時偃旗息鼓告一段落。本來傷寒和溫病都是外感熱病,只不過按照臨床表現,體征,理論上說理的方法等不同側面,把同種疾病區別開為兩類。由于這兩大系統的辨證方法不同,例如傷寒病用六經分證,溫病則用三焦和衛氣營血的方法辨證,更因為溫病學的發展是建立在《傷寒論》基礎上,并發展起來的新理論,所以它們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和脈絡,古代有些醫學家,卻把它們對立起來,形成水火不容的爭論,互相圍殲,互相詆毀,使得原來屬于學術討論的問題,演變為個人攻擊。
我國江南地域,氣候炎熱又潮濕多雨,溫熱病的濕熱病發病較多;西北地區,氣候寒冷而又干燥。傷風和傷寒病比南方多見。任何一種學說企望壓制其它學術觀點,最后極容易形成攻擊、偏執和蠻橫,失去討論的氣氛,甚至漫罵。如章太炎在其《傷寒論講詞》中說:“要知仲景傷寒論其論病機,乃積千百年之經驗而來,間及五行之說,特猶算家之甲、乙、丙、丁代數耳。若近代葉氏之流,於病狀尚未說明,先以五行之談為鋪張,則直是油腔滑調矣!”溫熱派亦不含乎,如吳坤安說,天下這么多死人將都是傷寒方用之失當殺的,無異于淫婦屠夫。這哪里有學術氣味,一攬子如潑婦叫街。
觀點差異無所謂,認識不同亦無關,虛心靜氣盡可辯,莫學市儈罵連天。
上一篇:傷仲永
下一篇:僧一行與南宮說的天文大地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