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易師稱的袁世凱
袁世凱早年曾拜清朝狀元張謇(字季直)為師。一開始,書信往來還恭恭敬敬地尊老師為“夫子大人”。一年后,袁世凱在駐朝淮軍中因為屠殺起義者,被提升為五品官。于是覺得一年的功跡勝過十年寒窗,便改“夫子大人”為“季直先生”了。過一段時間,袁世凱又因為排擠頂頭上司得了手,被淮軍頭子李鴻章任命為駐朝清軍統領。這時,他更得意了;與老師干脆以平輩的“季翁”相稱呼了。又過幾年,袁又屠殺朝鮮“開化黨”人立了功,受到李鴻章贊賞。他認為今后再用不著老師了,索性和張謇稱兄道弟,連呼“季兄”。受侮慢的張謇一氣之下去信指摘了袁世凱一頓,并在信的后半部斥責他的不忠不信、忘恩負義、過河拆橋。但袁世凱全然不在乎!在他看來,“有奶便是娘”——用得著時客客氣氣;用不著時,不講面皮,管他什么忠、信、恩、義!其實,這件事與他后半生的種種劣跡比起來,不過是“小巫見大巫”,不值得大驚小怪;但從袁世凱的一生聯系起來認識,確實是他初踏人生的一次大曝光,證明他的本質就是一只“中山狼”,稍一得意便開始猖狂!俗話說:看一個人的過去,就知道他的未來。可惜當時的人并沒有透過這件事認清袁世凱的真面目。致使他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復著翻手云、覆手雨的政治把戲。今天重新分析三易師稱的“小事”,確有發聾振聵之功。
上一篇:三島由紀夫的墮落
下一篇:三百年后災難臨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