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平保衛戰(1946年4~5月)
1946年4至5月,東北民主聯軍在遼北省四平地區(今吉林、遼寧、內蒙古各一部),抗擊國民黨軍進攻的一次防御戰役。
1946年3月,國民黨軍趁蘇聯紅軍北撤之機,極力搶占東北戰略要地。繼13日占領沈陽后,又以5個軍11個師的兵力向南滿和北滿發動大規模進攻。東北民主聯軍遵照中共中央指示精神,決定集中兵力堅守四平。3月19日,國民黨新編第1軍、第71軍(欠第88師)等5個師,沿長春鐵路線向四平進攻。東北民主聯軍節節抵抗,先后殲滅新1軍、第71軍各一部,并擊潰國民黨軍的增援部隊。4月中旬,東北民主聯軍以保1旅城防部隊堅守四平,并集中原山東第1、第2、第7師,原新四軍第3師和陜甘359旅等部實施機動防御,以南滿第3縱隊第7、第8旅北上參加四平作戰。此時,國民黨軍第71軍與新1軍形成對四平的弧形包圍。4月17日,新1軍分3路向四平發起攻擊,東北民主聯軍頑強抗擊。22日,國民黨軍急調第52軍第195師增援,并令第71軍迂回四平側后,東北民主聯軍命令第7師于解放長春后南下增援。四平前線東北民主聯軍以6個師(旅)的兵力組成了百里防線,戰事呈僵持狀態。
5月初,東北民主聯軍為爭取主動,遂以第3縱隊第7、第8旅和獨立旅在保安第3旅配合下,向昌圖、開原出擊。在雙廟以東地區殲國民黨軍增援部隊第195師一部,并攻占了數座火車站。5月12日,國民黨新6軍及第88師北上增援。此時國民黨軍在四平地區已有10個師的兵力,15日,全線發起攻擊。東北民主聯軍頑強抗擊,國民黨軍中央、左翼兵團數次進攻均無進展,而右翼兵團新6軍等部于17日攻占火石嶺、哈福,18日攻占四平以東制高點塔子山,四平防線被突破。東北民主聯軍為避免被截斷退路,遂于18日撤離四平。19日,國民黨軍進占四平。至此,持續了一個多月的四平保衛戰即告結束。
四平保衛戰共殲國民黨軍1萬余人,消耗了國民黨軍的有生力量,推遲了國民黨軍的北進計劃。
上一篇:《“九一八”事變后日本侵占中國東北三省(191年9月~19年月)》真實記錄與故事
下一篇:《宋攻遼之戰(979~986年)》真實記錄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