棄妻終遭報復
自幼父母雙亡,長期生活在伯父家,并與伯父女兒伊梅親密無間的約瑟芬,于1796年終于嫁給了長期瘋狂追求她的青年軍官拿破侖。婚后夫妻恩愛,感情篤深。但是當拿破侖當上法國執政,后又稱帝后,對年紀漸老又長期不育的約瑟芬產生了厭倦,并拋棄了她,在1810年又娶了奧地利公主瑪麗·路易絲。
約瑟芬與她的表姐伊梅的深厚親密關系,不僅外界長期不知,就連拿破侖也被蒙在鼓里。因此,約瑟芬的被拋棄,激起了此時已經成為土耳其皇太后的伊梅的憤憤不滿。她決心要在適當時機,為貞潔可愛的表妹約瑟芬復仇。
1812年,拿破侖親率60萬大軍遠征莫斯科。由于俄軍采取避實就虛和實行焦土政策,找不到俄軍主力決戰的法軍饑寒交迫,只得撤退。就在此緊要關頭,身為皇太后、手握實權的伊梅促成土耳其突然宣布與俄國休戰,使得俄國可以將其在南線訓練有素的精兵抽調出去,投入與法軍交戰。正在撤退的法軍突然遭到北上的精良的俄軍的猛烈伏擊,損失慘重,僥幸生還者寥寥無幾。
伊梅出于對表妹不幸遭遇的同情,對拿破侖實行了巧妙報復,使不可一世的法國皇帝在俄國大傷元氣,60萬大軍幾乎全軍覆沒,法國也從此由鼎盛滑向衰落。不久,奧地利公主也回了娘家再也不回來了,反法同盟也打敗了拿破侖,拿破侖不僅被迫退位,還被罰終生流放。后來,當談及婚姻之事時,拿破侖表示了異常的懊悔。
拿破侖法國的征俄之戰,可以被認為是法國從此走向失敗的轉折點。在此,除了戰線過長,氣候寒冷,后勤供應失效等軍事因素之外,由婚姻導致的政治因素出現了與拿破侖不利的局面,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由于土耳其從俄土戰爭中退出,就使得沙俄可全力以赴履行反法同盟的軍事條款,使拿破侖的敵對勢力大大增強。這種態勢對于正處于下滑趨勢的拿破侖帝國,是一個沉重地打擊。因此,婚姻有時與政治乃至軍事的結果有著密切地聯系。這在名人那里尤其如此。
上一篇:平時訓練差·戰時難取勝
下一篇:棄官從“商”遭非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