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文化·經濟文化·實業救國
以張謇等為代表的中國近代民族資產階級實業家宣揚的以發展資本主義工商業作為救國救民主要途徑的主張。實業救國論開始于19世紀末,風行于20世紀初。當初,在外國資本主義侵略的影響下,中國資本主義獲得了微弱發展。但同時,帝國主義國家借助腐朽的清王朝的賣國政策,瘋狂掠奪中國的資源和主權。在空前的民族災難面前,張謇提出:“救國為目前之急……而其根本則在實業”(《張季子九錄·政聞錄·對于儲金救國之感言》)。張謇所說的實業,包括工業、農業和商業。他認為,必須以發展新式工業為中心,發展本國資本主義工商業,才能抵制帝國主義的侵略和掠奪。同時,他還批判了資產階級改良派提出的“商務立國”的口號。后來,湯震、康有為、梁啟超等人又繼續宣揚實業救國論,認為只有振興實業才能救國。因此,實業救國論反映了20世紀初民族資產階級的利益和愿望,在當時具有廣泛的影響。
上一篇:中華傳統文化·哲學文化·宇宙
下一篇:中華傳統文化·社會倫理文化·家庭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