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上幾下”
“幾上幾下”本來是1958年以來農業學院為根據農業季節的變化和生產的安排而總結的幾條開門辦學,便于理論聯系實際的經驗。“文革”中被“四人幫”控制下的朝陽農學院所篡改利用,成為辦“斗走資派專業”的“實習”措施。在“文革”中遺害甚烈。
“四人幫”一伙為了把農業大學辦成唯一的“斗走資派的專業”、培養“同走資派作斗爭的堅強戰士”,一方面向學生灌輸“老干部”等于“民主派”,“民主派”等于“走資派”的反革命政治綱領,大講其幫理論;一方面還組織學生去“實踐”,以“開門辦學”、“理論聯系實際”為名,誘騙學生去進行“斗走資派”的練兵演習,以提高他們的教育質量。他們把原來“幾上幾下”的農業實習經驗貼上政治標簽,說什么“幾上幾下政治化、三大革命一起抓”,完全改變了“幾上幾下”的“開門辦學”的目的和性質。由原來“幾下”“幫助生產隊安排生產計劃,開展科學實驗活動,推廣農業科學技術”的任務,變成了到處抓“走資派”,與社隊黨的領導“對著干”。把按農業季節的“幾下”,改為按“斗爭”需要“幾下”。這一“改”一“變”,把“開門辦學”經驗的“幾上幾下”完全納入了辦“斗走資派專業”的反革命政治軌道,使教學活動幫派化,妄圖迫使學生接受他們篡黨奪權斗爭的演習和檢驗。在這樣的“幾下”期間,干出“突出成績”者,便被樹為典型,搞“雙突”,(突擊入黨、突擊提干)進行拉攏和重用。
為了適應“四人幫”一伙加快篡黨奪權的陰謀政治的要求,朝農還把原來的分散下改為集中下,集中時間和地點,統一到一兩個大隊進行篡黨奪權的演習。他們顛倒敵我關系,把有經驗的革命老干部都看成是“民主派”、“走資派”,都當成“剝削者”去推翻,并采用各種卑劣手段,擴大幫派勢力,鞏固幫派體系,為篡黨奪權而大搞實踐演習。“幾上幾下”正是在這樣的陰謀教育中被改變了性質而加以利用的,這種做法后來經“四人幫”推廣提倡,成為“文革”中發動在校學生“斗走資派”的一種手段。
上一篇:“內需主導型”經濟的困惑
下一篇:“出口主導型”產業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