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匡山
李 白①
曉峰如畫參差碧②,藤影搖風拂檻垂。
野徑來多將犬伴,人間歸晚帶樵隨。看云客倚啼猿樹,洗缽僧臨失鶴池。莫怪無心戀清境,已將書劍許明時③。⊙【注釋】
①李白:見《上李邕》。
②參差碧:指草木交錯相生。
③明時:盛世之時。
⊙【詩本事】
安旗等認為,此詩寫于開元十二年(724),是當時二十四歲的李白在離開讀書十載的匡山書院時寫的。
⊙【賞評】
詩的前三聯描寫了匡山的自然美景,雄奇、秀麗、清幽,可見其對家鄉的深情與依戀。尾聯則抒發了他欲為大唐盛世奉獻出文才武藝的宏偉抱負——不是不熱愛家鄉與大自然,只是因為早已有了在盛世施展才能的抱負了。
李白的詩主要有兩種風格:一種為“狂風吹我心,西掛咸陽樹”式的大氣磅礴、雄奇浪漫之壯美,諸如《蜀道難》之類;一種為“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清新自然之優美。此詩應屬后一類。
另外,這首詩也透露出李白隱逸與入世的矛盾。詩人思想中有很深的隱逸情結,所以把家鄉描繪得極其優美,且環境清幽,適于隱居。但畢竟身處大唐盛世,男兒志在四方,立志報國,所以最終“無心戀清境”,離開家鄉,“已將書劍許明時”。
上一篇:馬 戴《出塞》壯志凌云詩賞析
下一篇:高 適《別董大》壯志凌云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