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樂府《長歌行》原文|注釋|賞析
漢樂府
青青園中葵②,朝露待日晞③。陽春布德澤④,萬物生光輝⑤。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⑥。百川東到海⑦,何時復西歸⑧?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⑨。
·注 釋
①本篇選自《樂府詩集·相和歌平調曲》,相和歌是民間音樂,大約是因為用管弦聲樂相和,歌唱者聲音相和而得名。
②葵:向日葵。
③朝(zhao)早上。晞:曬干。
④陽春:溫暖的春天。布:分布,這里有“施舍”的意思。德澤:恩惠。
⑤生光輝:煥發著生命的光彩。
⑥焜 (kun)黃:枯黃。華:“花”的本字。
⑦百川:一切河流。川,河流。東到海:向東流到海。
⑧復:再。
⑨徒:白白地。
·導讀入境
本詩出自何人之手,無需考證,很可能是一位風燭殘年的老人,因早年虛擲光陰致使功業無成,因而發出的深沉慨嘆。
園中的向日葵青翠芬芳。旭日東升,陽光照射在葵花上,那朝露轉瞬之間便被曬干。春回人間,春光灑滿大地。萬物復蘇,煥發著生命的光彩。可嘆春日匆匆,秋風無情,園中花兒凋落,容顏衰退。百川東流到海一去不返。時值青春年少,如不珍惜大好年華,努力進取,歲數大時只能落得白白悲傷,因那時一切都晚了。
·賞 析
這時一首勸誡人們珍惜光陰、激勵人們在少壯之時奮發努力的詩歌。而這種勸戒則首先是由形象來說明的。詩的一開頭“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其主要描寫對象為“朝露”。朝露而沾著于青翠的葵葉上更顯格外鮮活。詩人用朝露易晞喻韶華易逝,形象鮮明,闡述哲理深刻,故而此詩以后不少詩人用朝露喻短促的人生,可見這兩句詩影響之深遠了。接下去“陽春”四句又以草木至秋天由盛而衰的過程比喻人由“少壯”到“老大”的必然趨勢。再接下去的兩句用“百川東到海,何日復西回”再次啟發著人們對宇宙間運動變化規律的認識和理解。早晨的露水,春天的草木,人的青春、生命乃至世界上一切美好的事物哪一樣不像東流之水那要逝去呢? 最后詩人才在尾聯諄諄告誡人們“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這兩句詩蘊含著發人深省的人生哲理,但它又沒離開詩歌的優美形象。有了前面數個鮮明可感的形象,結尾的告誡方顯得堅實、深刻。可以說此詩在理與趣的結合上是較為成功的。
·思考題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在你學過的詩、文中還有表達這一思想的句子嗎? 可以搜集一些。
上一篇:哲理詩詞
下一篇:朱熹《觀書有感(一)》原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