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樂府》
舉秀才,不知書。察孝廉,父別居。
寒素清白濁如泥,高第良將怯如黽。
后漢靈帝劉宏、獻帝劉協時代,政治腐敗,科舉混亂”《抱樸子·審舉篇》說:“靈、獻之世,閹官用事,群奸秉權,危害忠良。臺閣失選用于上,州郡輕貢舉于下。夫選用失于上,則牧守非其人矣;貢舉輕于下,則秀、孝不得賢矣。故詩人語曰云云,蓋疾之甚也。”這確實描出了這首歌謠的寫作背景。
“舉秀才,不知書。”漢本以才之秀異者稱秀才,定為科目。而當時所舉的秀才卻“不知書”,書指書寫。秀才居然不會寫字,豈非蠢才。“舉孝廉,父別居。”漢制,郡國舉孝廉。孝,指孝順,善事父母。廉,指廉潔奉公。父別居,是不孝的行為。所舉的孝廉和他的品行是不符的。“寒素清白濁如泥”,家境清白貧寒的人,像爛泥樣污穢不堪;“高第良將怯如黽”,豪門巨族出身的大將,一遇敵就如青蛙樣怯懦無能。《晉書》所引“舉秀才,濁如泥;舉良將,怯如雞”意同。
全詩純屬諷刺,所舉“秀才”無才,“孝廉”不孝,“清白”者污濁,“良將”者懦弱,可見選舉制度的腐敗,社會的混亂。
由此也使人了解到:“秀才、孝廉、良將”等都是屬社會的上層人物,而恰恰都是不賢的。這就使人認識到為什么“上者未必賢”,是由于社會制度、選拔辦法上有問題。“閹官用事,群奸秉權”必然任用小人,危害忠良了。上面昏,下面奸,上下勾結,昏奸一氣,怎不出現這種怪胎呢!
上一篇:《桂源鋪·[宋]楊萬里》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梅(其十)·[清]秋瑾》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