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李煜
尋春須是先春早,看花莫待花枝老。縹色玉柔擎,醅浮盞面清。何妨頻笑粲,禁苑春歸晚。同醉與閑評,詩隨羯鼓成。
李煜的《子夜歌》有好幾首,這首是其中之一,描寫宮苑游宴,及時行樂。詞中寫了李煜在侍妾伺候下,把盞豪飲,柔笑承歡的宮苑宴樂。詞的起始兩句“尋春須是先春早,看花莫待花枝老”,是李煜圖及時行樂之語,可是我們?nèi)绻麙侀_詞作者的特定身份與所敘內(nèi)容,它倒揭示了一種規(guī)律,即人生須抓早,珍惜少年時,不要空拋光陰,錯過大好時機。
“尋春須是先春早”,春既然要去“尋”,可見還未到春滿人間之時,但也已有了報春的訊息,否則于隆冬臘月,再努力也是尋不到的。“尋”,是已有端倪,稍露痕跡的時侯;“先春早”,即先于春的最早時,也就是春將臨大地之時。這時,雖不見千紫萬紅,也不覺春風遍拂,可是一枝紅杏出墻,春草露尖,春鳥調(diào)喉,一點紅色,一聲鳥鳴,一撮綠茸,都報道了春消息,這時最有欣賞意味。因為這一點、一聲、一撮之中蘊含著無限春意,勃勃生機,預示著姹紫嫣紅的大好春光即將君臨大地。正因為如此,“看花莫待花枝老”,等到花枝老時,雖也還能見到繁花如錦,感到春意充足,可是不久就將是落紅遍地,春隨流水而去。
詞人雖然寫賞春的時節(jié),可這卻使人感悟到人生哲理。人一生最佳時刻也在“先春早”,而不是“花枝老”時。千金難買少年時,少年時最富精力,最多理想,雖然稚嫩,可卻朝氣蓬勃,熱情洋溢,最須珍惜。
李煜詞贏得人們喜愛,不是它那游樂宴飲的生活,而是他往往把握了一種人們普遍感受的東西,如此詞開頭兩句得到人們的認同。同時這兩句又能激發(fā)人的種種聯(lián)想,這也是詞句具有哲理性的效應。如今人們往往截取“尋春須是先春早,看花莫待花枝老”兩句,作為勉勵人珍惜少年時的箴言了。
上一篇:《子夜歌(其十六)·[南朝]《樂府》》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學仙二首(其二)·[唐]韋應物》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