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果·[越調] 小桃紅
楊果
采蓮人和采蓮歌,柳外蘭舟過。不管鴛鴦夢驚破,夜如何?有人獨上江樓臥。傷心莫唱,南朝舊曲,司馬淚痕多。
【鑒賞】 這首小令主要是抒發亡國之恨,分兩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是對水鄉風情的描寫: 暮色中,采蓮的姑娘們唱著采蓮歌回家,“和” 字見出歡快、熱鬧的氣氛。“柳外蘭舟過”,以 “外” 字傳達層次感,以 “過” 字表現運動感,給了讀者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同時,“外” 字也不僅僅是表現物理空間,而且也很好地將作者的情感空間從水鄉的歡悅氛圍中隔離出來,因而他才怨道: “不管鴛鴦夢驚破”,僅僅是怨驚破了鴛鴦的美夢嗎?只怕也驚破了作者美好的回憶吧! 于是,哀愁自然而然地降臨了。
第二部分則重在抒情。“夜如何?有人獨上江樓臥”,頗有 “無言獨上西樓” 的韻味,一種孤獨、凄冷的感覺通過人物的行動滲透到讀者心中。“傷心莫唱,南朝舊曲”,看似對自己的勸慰,實則突出了痛苦的難以遏抑。“南朝舊曲” 指南朝陳后主所作的 《玉樹后庭花》,因為陳后主耽于聲色,終致亡國,此曲便有“亡國之音” 之稱,杜牧的《泊秦淮》 中有“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的句子。楊果是金朝進士,在元朝時顯達,但作為漢人,在異族統治下茍且偷生,亡國哀思尤顯深重,因而最末一句,楊果以白居易 《琵琶行》 中 “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 自喻,表達內心痛苦。然而,白居易尚能尋得一位“同是天涯淪落人” 的知音,楊果卻只能獨臥江樓,任痛苦在內心煎熬,真是“有恨無人省” 呀!
楊果有八首 [越調] 《小桃紅》,大都表現兒女情長,寫得溫柔纏綿,惟此曲寫亡國之恨,痛徹肺腑,甚是感人。
上一篇:吳西逸·[越調]天凈沙·閑題|原文|賞析|鑒賞|譯文|注釋
下一篇:倪瓚·[越調]小桃紅|原文|賞析|鑒賞|譯文|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