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陳正叔》言情贈友詩歌
渺渺西風去翼輕,長林風葉動秋聲。
嵩邙競秀容多可①,河洛交流忌獨清②。
廣武山下迷故壘③,成皋草木閟空城④。
憑高一掬英雄淚,寄與窮途阮步兵⑤。
“渺渺西風去翼輕,長林風葉動秋聲?!陛p盈飄渺,一陣陣秋風吹過,好像長著翅膀,帶動長林(高出的樹木)樹葉,瑟瑟作響。作者面對秋聲秋景,欣賞沉吟。由于秋氣感染,很容易引起光陰流逝,時不我待的情緒。
“嵩邙競秀容多可,河洛交流忌獨清?!贬陨胶挖胶孟裨诒荣惸且粋€更美麗似的,看上去都是那樣秀麗;黃河和洛水交流到一處,一片混沌,似乎是忌洛水之獨清。兩句在對山水的欣賞中,明顯地流露出牢騷。通過“忌獨清”三字暗示著人事,暗示著作者對世道的感受。這樣,就為我們理解詩人的遭遇和寫作背景提供了線索: 可能是堅守“獨清”的品質,不愿意與渾濁的現實同流合污,結果為社會所不容,乃至受打擊。而作者以這樣的詩句贈給友人,無疑把對方引為同調,希望得到他的理解和同情,甚至對方也可能是由于時世“忌獨清”而沉淪不幸。
“廣武山下迷故壘,成皋草木閟空城。”廣武、成皋是劉邦、項羽兩軍對峙、激烈爭奪的地方。這兩句描繪的是秋日中衰敗的景象:廣武山下一片荒蕪,楚漢爭雄天下的舊跡已迷失不見;成皋空城也被枯朽的草木遮閉掩蓋住了。似乎是懷古,但懷古中包含著傷今。昔日阮籍登上廣武山,看見楚漢故壘,因自己郁郁不得志,發出過“時無英雄,遂使豎子成名”的喟嘆。這里暗用了阮籍的典故,同時又有變化。阮籍在魏晉之際,還能看得見楚漢用兵留下的營壘,而如今作者面前卻連空城故壘也迷失了,則他的所慨所悲也就似乎較阮籍更為沉重了?!肮蕢尽逼鋵嵤怯涗浿湃撕蘸展I的歷史陳跡,他空有繼武前人的雄心。壯志竟難實現,所以,他要“一掬英雄淚”了。
末二句乃全首總穴?!皯{高”收束前三聯所寫一切遠望近觀之景,見出以上三聯皆登高所見所感。“英雄淚”收束上面所抒一切懷古傷今悲秋之情,“寄與”點出題目。“英雄淚”、“阮步兵”承頸聯而下,文字上扣得非常緊,但承中又有轉:登高看楚漢故壘的阮步兵是作者自己,作窮途之哭的阮步兵乃是作者所欲寄詩的友人——陳正叔,由此及彼,很自然,很有味,同時又耐人尋思:首先,作者所寄對象也是一個失意者;其次,登廣武山而流英雄淚的人,寄詩給窮途而哭的阮步兵,這樣的一對朋友,他們的遭遇、心情又是怎樣的類似啊。然則,他們內心的相通,友情的深厚,惺惺惜惺惺,也就不言而喻了。
詩中雖有秋景的描畫,秋意的渲染,但悲秋不構成詩的主題。其中的景物被用來暗示人的稟性品質和遭遇,其中的秋意與懷古傷今、懷念友人緊密相聯,而在抑郁愁悶的同時,又有著品格 (盡管為時所忌)和功業 (盡管未能實現)的自許和相期,所以,它的情調并不低沉。而這似乎又正是為安慰途窮的對方和聊以自慰作者自己所需要的。
注釋
①嵩邙:嵩,嵩山,古五岳之一,在今河南省登封縣北。邙,北邙山,在今河南省洛陽市北,多古代帝王陵墓。②河洛:河,黃河。洛: 洛水,古稱 “清洛”。③廣武山:在今河南滎陽縣北。④成皋: 故城在今河南省滎陽縣境內。⑤阮步兵:阮籍?!稌x書·阮籍傳》: “籍聞步兵營廚人善釀,有貯酒三百斛,乃求為步兵校尉。”“時率性獨駕,不由徑路,車跡所窮,輒慟哭而返?!?/p>
上一篇:《寄衣曲》詩文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少年游》詩文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