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阿》|出典|釋義|例句
【出典】見“龍泉”條。
又,《文選》李斯《上書秦始皇》:“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和隨之寶;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劍。”李善注:“《越絕書》曰,楚王召歐冶子、干將,作鐵劍二枚,二曰太阿。”
【釋義】太阿是古代名劍。《越絕書》記載,吳國干將,越國歐冶子,是著名的鑄劍大師,楚王召風胡子,讓他到吳、越兩國召來干將和歐冶子,鑄成三劍(李善注為二劍,似誤),一名龍淵(即龍泉),二名太阿,三名工布。還記載說,晉、鄭求此三劍,楚王不給,于是興師圍楚。楚王持太阿劍,登城指揮,大敗敵軍。《越絕書》又說,太阿之劍“視之如秋水”。又,太阿既為利器,后人有“太阿倒持”成語,比喻授人以柄,反過來自受其害。
【例句】這劍比那太阿無光,莫邪無神,巨闕無威。(王實甫雜劇《四丞相高會麗春堂》第二折[上小樓])是說自己的劍比太阿劍更有光彩。
上一篇:元曲典故《太陽貪戰》|出典|釋義|例句
下一篇:元曲典故《孫叔敖》|出典|釋義|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