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鰲禁》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出典】宋·司馬光《神宗皇帝挽詞》之三:“鰲禁叨承詔,金華侍執經。”又,宋·沈括《夢溪筆談》:“宋公白、賈公黃中皆先達巨儒,同在鰲禁。”又,宋·陸游《送錢仲耕修撰》詩:“儤直公看鰲禁月,倦游我夢鏡湖秋。”
【釋義】翰林院因為設于禁中,故稱為“鰲禁”,又可稱“鰲掖”。又因為翰林學士、承旨等朝見皇帝時立于殿陛石正中,那里鐫有鰲頭,因此入翰林院為官,人稱“上鰲頭”。“鰲禁”稱翰林院,應與此有關。
【例句】行看取,朝紫宸,鳳池鰲禁聽絲綸。(高明南戲《琵琶記》第七出《才俊登程》[八聲甘州])此處鰲禁應與鳳池同,統指朝廷。
上一篇:元曲典故《鮑叔牙禮讓(鮑叔牙薦賢)》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下一篇:元曲典故《鰲駕蓬萊》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