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辛棄疾
京口北固亭懷古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貍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京口北固亭〕京口,即今江蘇鎮(zhèn)江市。北固亭,在鎮(zhèn)江城東北北固山上,又名北顧亭,下臨長江,形勢險要。〔封狼居胥〕《史記·霍去病傳》載,霍去病追擊匈奴至狼居胥(在今內(nèi)蒙古西北部),登山祭天而還。封:古時在山上筑土為壇祭天曰封。〔神鴉社鼓〕神鴉,吃祭神時供品的烏鴉。社鼓,社日祭神時敲的鼓。
在宋代愛國詞人中,辛棄疾是最適宜的代表,他的人格、事業(yè)和作品都能成為這一派的領袖。在他留下的六百多首詞中,登臨懷古之作,有著特殊的成就。在這類作品里,作者嗟詠山河,憤慨現(xiàn)實,愛國激情得到了集中地發(fā)抒。開禧元年(1205),辛棄疾奉詔出知鎮(zhèn)江府,在任上他寫了這首《京口北固亭懷古》。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發(fā)端沉雄,與蘇軾“大江東去”相同,只不過東坡是泛言,而辛棄疾則是實寫本地風光。京口是三國時吳帝孫權設置的重鎮(zhèn),并一度成為都城,也是南朝宋武帝劉裕生長的地方。孫權以區(qū)區(qū)江東之地,“坐斷東南”(辛棄疾《南鄉(xiāng)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拓宇開疆,與曹魏、劉蜀成三國鼎立之勢。然而斗轉星移,人世滄桑,雖江山依舊,不廢江河萬古流,卻再也找不到孫權那樣的英才俊杰了。時光逝去如流水,“風流”也總是隨風逐雨悄然而逝,杳無蹤跡。
“斜陽草樹”三句,點出劉裕曾住此地。“想當年”三句,盛贊劉裕的英績。這六句是對“千古江山,英雄無覓”的進一步渲染。“寄奴”是劉裕的小名,他在這里起事,削平內(nèi)亂,取代東晉,最后做了皇帝。劉裕曾兩次揮師北伐,“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曾收復了黃河以南的大片故土,有著輝煌的業(yè)績。
胸懷恢復大志的辛棄疾,一生以功業(yè)自許,他對孫權劉裕瞻慕追懷,發(fā)的是思古之幽情,寫的卻是現(xiàn)實的感慨。孫權和劉裕都是艱苦創(chuàng)業(yè)百戰(zhàn)多,最后得以雄踞東南。而南宋統(tǒng)治者則是偏安江左一偶,不思恢復,對比是多么鮮明。在這種朝風之下,我們的詞人只能空懷英雄之志卻難創(chuàng)英雄之業(yè),這內(nèi)心情緒的痛烈該是多么蒼涼悲壯。
我們看詞的上片,詞情軒豁呈露,詞人雖曰懷古,實寓傷今之意,比較容易領會。到了詞的下片,歷史故實和現(xiàn)實的思想感情融為一體,詞人耿耿報國之志和對時局的清醒認識,通過對歷史的揭示和對現(xiàn)實的感慨得到表現(xiàn),寫來沉郁頓挫,語精而意深。
“元嘉草草”三句,是影射之筆,以歷史教訓來警示世人。元嘉是南朝宋文帝的年號。宋文帝劉義隆為皇以后,頗有恢復失地之意。他曾三次北伐,都以失敗而告終。第三次北伐前,他聽了王玄謨奏陳北伐之策后,曾對人說:“聞玄謨陳說,使人有封狼居胥意。”(見《宋書·王玄謨傳》)以為此次北伐一定必勝。但由于急于事功,在缺乏充分準備的情況下草率出兵,元嘉二十七年(450)王玄謨北伐失敗,后魏軍隊乘勝追到長江邊,聲稱要渡江,都城震恐,宋文帝只得沿江數(shù)百里倉卒布防。“封狼居胥”的壯舉,又落得個“倉惶北顧”的結局,國勢也一蹶不振了。這里一方面是嘆宋文帝自為,不能恢復失地,另一方面也是對當朝者的忠告,顯示了一個老臣宿將對歷史和現(xiàn)實的洞見。
“四十三年”三句,推古及今,抒發(fā)重過此地之感。四十三年前(1162),辛棄疾起義山東,經(jīng)揚州南歸。今日登臨北望,還記得當年沿途戰(zhàn)斗和所見戰(zhàn)火紛飛的情景。可是,四十三年過去,詞人已到了垂暮之年,但時局依舊,故土仍為金人盤踞,詞人壯志難酬,能不感慨萬端。
“可堪回首”三句,沉郁悲涼,表達出詞人憂時傷事的強烈感情。佛貍是后魏太武帝拓跋燾的小名。拓跋燾南侵時,曾在瓜步山上建行宮,后成為一座廟宇,民間把它叫做佛貍祠。四十三年前,金主完顏亮南侵,也曾駐兵佛貍祠所在的瓜步山。以古喻今,佛貍祠自然成了完顏亮的影子。歲月悠悠,還有誰能記得那段歷史。而今佛貍祠下,神鴉社鼓,一片承平景象。這對一生報國的詞人來說,該是多么殘酷的現(xiàn)實。
“憑誰問”三句,詞人以廉頗自喻,借古人為自己寫照,悲壯至極。四十三年來,做為一個抗金志士,辛棄疾遭受的是投閑置散。但直到垂暮之年,他仍廉頗老矣尚能飯,赤膽忠心,不忘恢復。可“天意從來高難問”,拳拳此心何人知,最后還不是象廉頗那樣,雖能“一飯斗米,肉十斤,披甲上馬”,卻終不為所用。個中真有心內(nèi)流血炷炬成灰的況味。
這首詞,詞人以極雄豪之詞,寫極沉郁之意。一腔忠憤無處渲泄,因而慷慨悲歌,寫來奮發(fā)激越,意境雄渾博大,情悲意愴,撼人心扉。雖歷數(shù)百年而不朽,可以說是宋詞豪放一派的佳構。
上一篇:《桂枝香 金陵懷古·宋·王安石》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江城子·五代·歐陽炯》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