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蘇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崩云,驚濤裂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間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蘇軾因寫詩攻擊朝廷,曾被下獄。宋神宗元豐二年(1079),他貶謫到黃州(今湖北黃岡)。這首詞寫于元豐五年(1082)七月,詩人貶謫在黃州期間。此時,政治上頗失意的蘇軾,游覽了赤壁,很自然地想到這個古戰場的往事,于是發思古之幽情,寫了這篇顯示雄渾氣魄的“千古絕唱”。
詞的上闕,詩人觸景生情,用比興手法,把“大江東去”的后浪推前浪,與“千古風流人物”的代代相傳聯系起來,為下闕寫“赤壁”和“周郎”創造了條件。開頭一句,就頗具英雄氣概和藝術魅力。第二句指出,據傳說,這里是八百七十多年前,東吳名將周瑜進行赤壁之戰的戰場。這個著名的戰場,激發詩人對這一英雄人物的深厚感情和贊嘆。第三句以“亂石”、“驚濤”、“千堆雪”描繪今天赤壁的奇特景象,畫面頗為壯觀,把讀者引到一個怪誕的藝術境界。這一句,委實是驚人之筆。第四句“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似是上闕的結語。前后呼應,把雄偉、壯麗、“如畫”的“江山”與產生在它的背景下的“豪杰”(即第一句中的“風流人物”)聯系起來,其藝術手法,真是妙不可言。
詞的下闕,寫“風流人物”周瑜的英雄行為和詩人自己的感受?!斑b想”句寫周瑜與小喬結婚的事豈不有點突兀之感嗎?然而,這樣卻使詞顯得波瀾起伏,情趣盎然。更加有趣的是:“羽扇綸巾”的周瑜,“在談笑間”,就把“強虜”打得“灰飛煙滅”。據歷史記載,這場戰爭,“火烈風猛,往船如箭,飛埃絕爛,燒盡北船”(據《三國志》轉引《江表傳》)。所以,詩人用“談笑間”三字,描寫周瑜輕而易舉地打敗五十萬曹軍;用“灰飛煙滅”四字,描寫燒船的盛況,是非常逼真的?!盎绎w煙滅”,是曹軍不堪一擊、徹底失敗的形象;也是善戰善勝的周瑜這“風流人物”的功績。“故國”以下,是詩人的自嘆。這自嘆與詩人當時貶謫黃州的寂寞處境,有著密切的關系。詩人游覽了赤壁,想到歷史上的英雄人物,今天都不復存在了,聯系到自己坎坷的一生,于是感慨萬端。末句“人間如夢,一尊還酹江月”,就是這種心情的寫照,這末尾一句的“江月”,照顧到開頭一句的“大江”,表現了詩人的藝術匠心。
應該指出,這首詞固然以磅礴的氣勢寫了古代的英雄人物,但卻也流露出詩人一絲消極、悲涼的感情。當然,蘇軾是北宋時代的大詩人,他的這篇具有陽剛之美的藝術佳構,是令人擊節贊賞的篇章。蘇軾填寫此詞后,人們在采用“念奴嬌”詞牌時,往往用“大江東去”或“大江東”作為牌名,可見此詞對后人確有深遠的影響。
上一篇:《念奴嬌 登石頭城·元·薩都剌》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明妃曲·宋·王安石》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