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好問
畫到天機古亦難①,遺山詩境更高寒②。
貞元朝士今誰在③?莫厭明窗百過看。
【注釋】
①天機:先天賦有的悟性。②詩境:詩歌意境。③貞元朝士:指唐代詩人李益。《新唐書·李益傳》:“于詩尤所長,貞元末,與宗人賀相埒。……至《征人》、《早行》等篇,天下皆施之圖繪。”
【評說】
本詩選自顧嗣立《元詩選初集·遺山集》。
元好問(1190—1257),金、元詩人,字裕之,號遺山山人,太原秀容(今山西忻縣)人,世稱遺山先生。歷仕南陽令、尚書省掾、左司都事、行尚書省左司員外郎,入翰林知制誥。金亡不仕。以詩著稱,其詩剛健質樸,慷慨悲壯,挾幽并之氣。有《遺山集》。
這幅畫,是依據李益《早行》詩的詩意畫成的。是誰畫的?不詳。遺山詩題下自注:“卷中多國朝名勝題詠。”名勝,是名家的意思,可知此畫受到很多名家的青睞。
本詩品評了《云谷早行圖》的畫藝水平,表現出詩境、畫境、詩境的二度轉化。詩人認為此畫藝稟天機、畫境高寒。畫家憑著自己天賦的悟性和成熟的技法,將李益《早行》詩高寒的詩境,轉化成繪畫意境,作成此畫。元遺山又以詩人敏銳的觀察力,體識畫中高寒的畫境,寫成本詩,才能達到“遺山詩境更高寒”的境界。著一“更”字,不是自詡,卻是贊揚畫家畫藝高超,將畫家和詩人藝術匠心融通的消息,透露給大家。詩人觀賞此畫之后,由衷地懷念起那位“貞元朝士”李益。《早行》詩絕妙,描畫《早行》詩意的《云谷早行圖》更好,在窗明幾凈的場所讀此畫,真是百看不厭,愛不釋手。畫藝品評和讀畫觀感交互作用,相輔相成,恰當地反映出這幅早已不存于世的《云谷早行圖》的風采。
上一篇:《予過吳中得畫一幅孤峰拔起有類雁蕩仙都者因題贈宋居仁》題畫詩賞析
下一篇:《以詩并畫留別湯國頓》題畫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