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適《塞上曲》精選經典唐詩鑒賞
高適
東出盧龍塞,浩然客思孤。亭堠列萬里,漢兵猶備胡。
邊塵漲北溟,虜騎正南驅。轉斗豈長策,和親非遠圖。
惟昔李將軍,按節臨此都??側謷叽竽粦鹎軉斡?。
常懷感激心,愿效縱橫謨。倚劍欲誰語,關河空郁紆。
這首詩寫于開元十九年冬,是作者28歲時出盧龍塞時寫的。開元十八年(730)五月,契丹大臣可突干殺其王,率國人并脅奚眾背離唐王朝,降附突厥。唐于是在關內、河內、河南、河北分道征兵,興師出擊。時高適正“混跡漁樵”、失意落魄,前往東北邊塞,希望通過立功邊塞,進入仕途,實現他經世濟民的宏偉抱負。然而二年后,由于“北路無知己”,失意而回。這首詩就是寫于他北游期間。
此題和《塞下曲》,是由樂府《橫吹曲辭·漢橫吹曲》 “出塞”、“入塞”舊題衍化而來。內容多寫與邊塞戰事有關的生活及感情。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反對“轉斗”、“和親”的政治主張,以及要求根除邊患、安定邊疆的強烈愿望,并抒發了自己徒有壯志、無從獻策的深沉悲慨。
全詩16句,可分為兩段,每段八句。前段抒寫作者對邊庭時局、政策的深沉擔憂。開篇兩句寫作者出塞的憂思。盧龍塞,在今河北遷安縣西北,是古代東北地區的邊防要塞,地形十分險峻。作者說,他往東通過盧龍塞,達到塞外邊地時,內心不由產生深深的孤寂。趙岐在《孟子·公孫丑》篇中解釋“浩然”是“心浩浩而有遠志也”,故“浩然”二字當指作者寬闊的胸懷、遠大的志向。因志向遠大,所以憂憤深廣。
接下來作者具體寫他的深慮。亭堠,是用來駐兵、瞭望敵人的土堡。亭堠排列,延綿萬里,以我軍駐守防衛面的寬闊,暗示戰線之長,受侵犯面之廣。后二句寫敵方的情形。敵人正騎著馬,氣勢洶洶地朝南方飛奔而來,揚起的飛塵彌漫了整個北海?!澳向尅倍滞怀隽藬撤降膹姾泛颓址感??!斑厜m”句顯示其來勢兇猛。寫出了敵軍在戰事上所處的主動進攻的有利位置。轉斗,即輾轉戰斗,這里指長時期的被動應戰。作者通過對邊庭政策的直接評議,指出時政的弊端,同時也宛轉地表達了作者在軍事上的遠見卓識以及憂國憂時的情懷。
以上主要寫作者的憂邊之情。接下八句,則抒寫詩人對李將軍的懷念之情和自己壯志難酬的感慨。李將軍,指漢時李廣。按節即仗節,這里指受軍命。這兩句說李廣曾受命統軍于此?!翱側帧敝刚莆哲娛?。這兩句是說李廣主持邊庭時,采用橫掃大漠的全面進攻,短時間內便使匈奴全面崩潰。同時也曲折地表達了詩人對邊庭時政的主張,即應出戰主動迅速,速戰速決,給敵人以沉重打擊,不應被動輾轉久戰。最后四句抒寫作者心中的感慨。“常懷”二句寫作者緬懷李將軍后的滿懷激情。效,即貢獻。縱橫謨,猶言雄謀大略,二句意為:我因此而心中常常滿懷感動奮發之情,很想為國家貢獻自己的雄才大略。然而作者一回到舉目“無知己”的現實中,不禁滿腔熱血、激情頓時化為長長的悲嘆。他說“倚劍欲誰語,關河空郁紆”!關,關山。郁紆,心中郁結不伸的樣子。意為自己滿懷雄才大略,無處陳述,壯志不得施展,面對山河空有一腔悵恨。
這首詩主要抒發作者欲立功邊塞的壯懷,以及壯志不得施展的悲慨。從中可以看到作者的邊塞詩從一開始就具有關注現實、反映現實的特點。
上一篇:高適《塞上聽吹笛》精選經典唐詩鑒賞
下一篇:戴叔倫《塞上曲》精選經典唐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