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冕
燦燦疏花照水開①,不知春意幾時回。
嫩云清曉孤山路②,記得短筇尋句來③。
【注釋】
①燦燦:鮮明的樣子。②嫩云:淡淡的云氣。孤山:在杭州西湖中,著名吟梅詩人林逋居于孤山。本詩題寫梅畫,故詠及林逋、孤山。③筇(qiong):筇竹,可以做手杖。
【評說】
本詩選自卞永譽《式古堂書畫匯考》卷四九、陳邦彥《歷代題畫詩類》卷八五。
卞永譽《式古堂書畫匯考》載:“絹本,中掛幅,潑墨倒垂古梅一枝,繁花紅蕊,開展馥然。”“丁酉季冬,山農王元章為云峰上人作。”云峰上人,僧人名,王冕友人,生平不詳。丁酉,時當元順帝至正十六年(1356),王冕年七十歲。
全詩寫畫家兼詩人王冕的逸趣。畫幅上明明是“繁花”,完全符合王冕梅畫的藝術特征,而詩作從畫面向前推想,追溯早梅初開時“疏花照水開”的景象,所以次句承以“不知春意幾時回”,呼喚著春天的到來。繪畫的“繁花”具象和詩歌的“疏花”意象,形成明顯的差異,這種差異正表明詩歌可以籍著語言藝術的特殊功能,表達“畫外意”,表達畫面難以表現的意象,補充畫面形象,豐富畫意。
王冕一生淡于功名,與僧人云峰上人交游,情趣相投,故贈以墨梅。王冕因畫梅、題詩而憶及詠梅圣手、西湖處士林逋,想象他當年拄杖漫步在淡云飄拂的孤山路上,尋得佳句、欣然成篇的情狀,心與神會,筆底閑逸之趣,心底愛梅之情,自然溢于紙上。這一切詩意,自然在畫面上是找不到的,完全是“畫外意”。聯系前半首詩意看,王冕這首題畫詩,只字未及畫面形象,全從“畫外”措意,情趣盎然,頗有特色。
上一篇:《贊羅聘兩峰蓑笠圖軸》題畫詩賞析
下一篇:《趙千里小景》題畫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