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洞
若非神助筆,硯水恐藏龍。
研盡一寸墨,掃成千仞峰。
壁根堆亂石,床罅插枯松①。
岳麓穿因鼠,湘江綻為蛬②。
掛衣嵐氣濕,夢枕浪頭舂③。
只為少顏色,時人著意慵。
【注釋】
①床罅(xia):床的縫隙。②“岳麓”二句:岳麓,山名,位于湖南。湘江,水名,湖南省最大河流。蛬(gong):蟋蟀的別名。③舂(chong):同“沖”,撞擊。
【評說】
本詩選自《全唐詩》卷七二二。
李洞(生卒年不詳),唐代詩人,字才江,京兆(今陜西西安)人。三舉進士不中,還蜀而卒。工詩,慕賈島詩風,曾鑄其像,事之如神。洞詩風逼似賈島,而新奇過之,喜煉字句。時人但譏其僻澀,而不能貴其奇峭,惟吳融頗稱許其詩才。
這是一首寫得十分生動的排律題畫詩。首聯(lián)先作驚嘆之聲。畫家的畫筆與水墨大概有神物相助吧,故能落筆生輝,創(chuàng)作出神妙之畫。“研盡一寸墨,掃成千仞峰”兩句中以“研頸與“掃成”的時間對比,“一寸墨”與“千仞峰”的數(shù)量對比來表現(xiàn)畫家作畫之“神”,極寫畫家精湛超凡的筆墨技術(shù)。接下三聯(lián)以畫之藝術(shù)效果寫畫。“壁根堆亂石,床罅插枯松”,室內(nèi)墻根之下好像堆滿了亂石,屋中床縫之間也像插入了古松,整個房間似乎都充滿了山石松樹。“岳麓穿因鼠,湘江綻為蛬”二句以湖南名山大川形容畫屏之山水:岳麓山大概因被老鼠穿破而移到了此畫之上,湘江水亦因被蟋蟀穿裂而流入了此畫之中。這兩句想象奇妙,筆法浪漫,雖是借鑒了杜甫題山水畫的筆法,但以“鼠”、“蛬”寫破裂確屬少見,胡震亨稱其詩“刻求新異,艱僻良苦”(《唐音癸簽》卷八》)蓋指此種用詞。“掛衣嵐氣濕,夢枕浪頭舂”,畫中山氣繚繞,似要浸濕室內(nèi)所掛衣服;水浪輕搖,所睡之枕頭似亦在輕輕晃動。這兩句以靜為動,以夸張的手法寫山水畫產(chǎn)生的神奇水墨效果,回應(yīng)了首聯(lián)的“神助筆”之言。最后一聯(lián)“只為少顏色,時人著意慵”,則言因為這是一幅水墨畫,沒有漂亮多彩的顏色,時人就不樂意欣賞了。這一方面點出題意,另一方面也寄托著因自己的作品不合時宜而不為時人重視的感慨。總的來看,這首詩寫得生動奇妙,充分顯示了詩人詩風峭拔新奇的特點,堪與杜甫的《奉先劉少府新畫山水障歌》比肩,是晚唐題畫詩中的佳作。
上一篇:《觀李翰林真二首(選一)》題畫詩賞析
下一篇:《觀江都王畫馬》題畫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