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鴻《華清湯池記》原文與賞析
陳鴻
玄宗幸華清宮,新廣湯池,制作宏麗。安祿山于范陽,以白玉石為魚龍鳧雁,仍以石梁及石蓮花,以獻; 雕鐫巧妙,殆非人功。上大悅,命陳于湯中,仍以石梁橫亙湯上,而蓮花才出水際。上因幸華清宮,至其所,解衣將入,而魚龍鳧雁皆若奮鱗舉翼,狀欲飛動,上甚恐,遽命撤去。而蓮花今猶存。又嘗于宮中置長湯數十,門屋環回,甃以文石,為銀樓谷船,及白香木船,致于其中。至于楫棹,皆飾以珠玉。又于湯中壘瑟瑟及沈香為山,以狀瀛洲、方丈。
《津陽門詩》 注曰:“宮內除供奉兩湯外,而內外更有湯十六所,長湯每賜諸嬪御,其修廣于諸湯不侔; 甃以文瑤密石,中央有玉蓮捧湯泉,噴以成池。又縫綴錦繡為鳧雁, 致于水中, 上時往其間泛钑鏤小舟,以嬉游焉?!贝挝骺谔訙?,又次西少陽湯,又次西長湯十六所。今惟太子、少陽二湯存焉。其窮奢而極欲,古今罕匹矣!
華清池在今陜西臨潼縣城南驪山西北麓,是陜西有名的溫泉,水中含多種化學成分,適宜沐浴療養。相傳秦始皇在驪山觸怒神女,被唾一臉,后即發瘡,始皇求恕,神女用溫泉水給他洗好,因而又名神女湯。唐貞觀十八年 (644),在此建湯泉宮,咸亨二年 (671),改名溫泉宮,天寶六載 (747),再行擴建,改名華清宮。唐玄宗每年攜楊貴妃來這里過冬,常在此沐浴、作樂。
唐玄宗在前期,還算是封建社會的“明君”,他勵精圖治,改革弊政,重用人才,發展經濟,有“開元盛世”之稱。后期,重用奸臣,政治腐敗,有了楊貴妃之后,更以聲色自娛,懶于處理政事,國家危機四伏,終于爆發了“安史之亂”,唐帝國急劇地走著下坡路。
本文開頭即寫唐玄宗駕臨華清宮,擴建湯池,其體制、陳設宏偉而華麗。這就表明,此時的唐玄宗已經由“明君”變成大修宮室、縱情享樂的昏君了。緊接著,作者寫邊將安祿山在擴建湯池時的所作所為:“以白玉石為魚龍鳧雁,仍以石梁及石蓮花,以獻;雕鐫巧妙,殆非人功?!卑驳撋骄有呢蠝y,為奪取李氏天下,以各種手段博取唐玄宗及楊貴妃的歡心和寵信,于是,逐日升遷,身兼范陽、平盧、河東三鎮節度使,擁兵十五萬,終于在天寶十四載 (755),在范陽舉兵叛變。安祿山為玄宗擴建湯池所貢獻的東西,質地優良,設計新巧,制作精細,巧奪天工。這表明安祿山已摸透了唐玄宗的驕奢心理而投其所好,以表現他是忠心耿耿地為皇帝效勞,使皇帝對他失去警惕而不加防范; 同時表明安祿山不放過一切促使唐玄宗加速腐化的機會,竭力使唐玄宗越來越沉迷于聲色,廢棄朝政,以便于推翻他的統治。安祿山這雙重目的都達到了,這從唐玄宗接受貢奉后的反應上可以得到證實:“上大悅,命陳于湯中,仍以石梁橫亙湯上,而蓮花才出水際?!碧菩诩葠傆谖?,又悅于人。悅于物,則物盡其用; 悅于人,則必加恩寵。欲令智昏的唐玄宗,不知今日的“悅”,正孕育著明日的苦和恨?!皾O陽鞞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 (白居易《長恨歌》) 安祿山叛軍驚天動地的鼓聲,才把醉生夢死中的唐玄宗驚醒了。由此可見,作者把唐玄宗和安祿山放到一處寫是頗具深意的,它向人揭示: 上有所好,下必有迎合者,迎合者越是殷勤,則越是別有用心; 唐玄宗的縱欲享樂,為安祿山叛亂大開方便之門,統治者的奢侈是國家動亂的禍根。
當擴建華清湯池的工程完畢,一切布置就緒,唐玄宗解衣將入時,卻又生波折:“魚龍鳧雁皆若奮鱗舉翼,狀欲飛動,上甚恐,遽命撤去。”魚龍鳧雁逼真得像活物一樣使唐玄宗驚恐不已,這一描寫與上文“雕鐫巧妙,殆非人工”緊相呼應,表明安祿山用意之深,對雕刻藝人的選擇和要求之嚴,以至于物極必反,驚了皇帝。魚龍鳧雁的雕刻、運輸、安置,無疑要消耗巨大的財力和人力,但唐玄宗一驚之下,便“遽命撤去”,說明他揮金如土,奢侈之極。撤去魚龍鳧雁,湯池并不減色,因為又有更多的奇珍異寶羅列于其中: 有“銀樓谷船,及白香木船”; 有用瑟瑟 (碧珠) 和沈香做成的瀛洲、方丈神山;“中央有玉蓮捧湯泉,噴以成池”;“又縫綴錦繡為鳧雁,致于水中?!?/p>
湯池裝飾華美,更兼構造宏麗: 華清宮內除供奉兩湯外,更有湯十六所,門屋環回,連綿不絕,又飾以美玉,有如月宮的瓊樓玉宇,實為人間所罕見。唐玄宗常于湯池中,乘著用金銀裝飾的小船,劃著用珠玉裝飾的船槳,盡情嬉游。陳鴻在《長恨歌傳》中說,唐玄宗為楊貴妃另辟湯池,使她洗得潔凈漂亮,“既出水,體弱力微,若不任羅綺。光彩煥發,轉動照人,上甚悅?!卑拙右自凇堕L恨歌》中寫道:“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焙樯凇堕L生殿》中描繪唐玄宗攜楊貴妃在華清池中沐浴時的情狀:“凝睛睇,恁孜孜含笑,渾似呆癡?!薄安蛔〉南慵鐔栲?(吻),不住的纖腰抱圍,俺娘娘無言匿笑含情對。意怡怡,靈液春風,淡蕩恍如醉?!薄半U把個襄王渴倒陽臺下,恰便似神女攜將暮雨歸?!边@些描寫都說明,華清湯池既是唐玄宗的沐浴之處,更是他的游玩、淫樂之所。他縱欲縱樂,誤國誤身,使國家動亂,人民遭殃,他自己也失去了皇位,失去了楊貴妃,失去了一切歡樂,被生活拋棄在凄涼的角落里。作者在篇末所作的畫龍點睛式的議論——“其窮奢而極欲,古今罕匹矣”,是對唐玄宗尖銳的揭露,也是對后人深刻的告誡,告誡后人特別是最高統治者,必須清廉節欲,否則,必將像唐玄宗一樣,鑄成綿綿的長恨,成為國家的罪人,受到歷史的譴責。本文通過寫湯池,觸及到這一深刻的主題,這正是它的價值所在。
此文在藝術表現上的突出特點是寫實性。作者客觀地記事狀物,既不直接抒情,也不多發議論,對唐玄宗窮奢極欲的不滿和諷刺,也只是在客觀寫實的行文中自然地流露出來而已。作者文字平實,不作渲染、夸飾,頗具史家筆法。文中所引用的唐詩人鄭嵎《津陽門詩》 自注的一段文字,與王士禎《浴驪山湯泉記》一文中所引 《雍大記》中的一段文字內容基本相同,可以互作印證,表明所記翔實。這不但充實了文章的內容,也提高了此文的史料價值。
上一篇:王維《華岳》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劉光第《博羅》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