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枚《謁岳王廟》原文與賞析
袁枚
江山也要偉人扶,神化丹青即畫圖。
賴有岳于雙少保,人間始覺重西湖。
作者袁枚 (1716——1798),字子才,號簡齋、隨園老人,浙江錢塘(今杭州) 人。進士出身,曾任江寧 (今南京) 等地知縣。中年辭官后定居江寧,筑園林于小倉山,名隨園。論詩主張抒寫性情,首倡性靈說,影響頗大。這首詩是作者拜謁岳飛墓所寫的七言絕句十五首中的第十首,原題為 《謁岳王墓作十五絕句》。岳王即岳飛,他是南宋初期抗金名將,屢敗金兵,戰功卓著; 因堅持抗敵,反對和議,為秦檜所陷害; 其墓在杭州西湖邊的棲霞嶺下,俗稱岳墳,亦稱鄂王墳。對這位歷代景仰的民族英雄,詩人們寫下了無數頌歌,清人袁枚的這首七絕,便是其中以構思新巧、感情深厚而為人傳誦的一首。
詩的前聯“江山也要偉人扶,神化丹青即畫圖?!边@是從一個宏觀的角度發議論: 再美好的江河山川也得要豪士偉人扶助,人杰則地靈,虎威則山雄。 丹青, 即丹砂和青雘, 兩種可制顏料的礦石; 后泛指繪畫用的顏色,亦稱繪畫為丹青。此句謂英雄的精神融化入丹青,遂成了永垂不朽的畫圖。這畫圖與多嬌江山的畫圖交相輝映,相得益彰。這一宏議,為后聯贊揚岳飛、于謙以光輝業績為西湖添彩,作了很好的鋪墊。
“賴有岳于雙少保,人間始覺重西湖?!庇谥赣谥t,明代錢塘人,也是在抗擊外族入侵的斗爭中,立下不朽功勛的民族英雄,死后葬在西湖邊。岳飛官至少保,于謙也封過少保,兩人的墓又同在西湖,故稱“雙少?!薄R粋€是南宋抗敵英雄,一個是明朝愛國忠良,兩人相隔近四百年,在中華民族的史冊上,都是名垂竹帛的風流人物。西湖畔的青山有幸,埋葬著英雄們的忠骨,英雄們的英名為湖山增光。末句謂因為有雙少保長眠于西子湖畔,所以人們才看重西湖。這里的“始覺”,帶有夸張的色彩; 意思是西湖以前一點也不為人所重,正因為雙少保、特別是岳飛的英名,人們才由此而推崇西湖。若改“始覺”為“倍覺”,加倍地覺得,意思也通; 但這只是說在原來重視的基礎上,現在加倍地重視,這在感情的程度上顯然不如“始覺”強烈、深厚!
這首短小的絕句在藝術上的一個顯著特色是含蓄蘊藉。詩人將拜謁岳王墓時所激發出來的由衷的仰慕之情,包涵在明白率直的詩句中,字里行間洋溢著對英雄不盡的贊揚! 此外,在寫法上作者是江山、偉人并贊,以江山來烘托偉人。在多嬌江山、如畫西湖的背景上,抒發了對千古風流人物的景仰之情。這種感情,不只是作者個人的,也涵蓋了廣大人民群眾對民族英雄的景仰之情; 因而詩雖短小,卻具有感發人心的力量!
上一篇:齊己《舟中晚望祝融峰》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吳光《謁柳先生祠》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