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后各分散。
永結(jié)無情游,相期邈云漢。
《月下獨酌》詩共四首,這是第一首。本詩是李白在對現(xiàn)實極度失望、心情非??鄲灥那闆r下,借月酒寄托情志的詩。詩人在現(xiàn)實中到處感受到的是丑惡、庸俗,小人卑鄙,而知己難遇,孤寂難耐,但詩人的心情是熾熱的,追求光明的希望并沒有破滅。在一個不能入眠的月夜,他為了消遣愁情,捧著酒壺來到了月下花前,自己獨酌,愈覺孤獨寂寞。人間的黑暗他看到的太多,在這里也找不到知己,但是把眼光移向當頭的明月,再看一看月下自己的身影,咦,原來也并不孤單:舉杯邀明月對飲,又有身影伴飲,來一個三人同醉,豈不更好!詩人這時舉杯勸月,把酒予影,幻想當場破滅,原來明月不懂得飲酒,身影乃是自我的異化。雖然如此,中天明月還是可以寄情的良伴,會飲不能,且來與月、影作醉后的同歌共舞。詩人恨憾自己在人間不能與明月永久相共,期望有一天自身能高登云漢之間,與明月各忘其我,永遠結(jié)為忘情的好友,不再分散。這首詩可分為三段。頭四句為一段,寫孤獨中幻想月、身、影三人共飲。中間的六句為一段,寫幻想既滅情況下的苦中作樂,歌送月去,舞亂形影。最后四句為一段,寫與大自然同歸的未來幻想,實際是無邊失望中一點慰藉。
這首詩的最突出的特點是用外在的形象的存在,顯示了內(nèi)在的沒有自身形象的孤獨感。一個人的內(nèi)心愁苦就自身感覺來說是具體的,但由于它是一個內(nèi)在的情致,它本身又是無形的東西,要使其見諸形象表現(xiàn),誰也無法直接把來示人,因為它只能依附人的動作,托系人的語言,并在動作、語言所及的對象世界中得到觀照。李白的孤獨感在本詩中托附于花、酒、月、影、舞多種對象條件,生動可感地體現(xiàn)出來了。一個人在現(xiàn)實生活中越孤寂,在自然環(huán)境里想交結(jié)的對象就越多;他在這些對象身上寄托的越多,對現(xiàn)實的冷漠感也就越重。一個人在他要與自己身影及當頭明月交朋友的時候,正是以無可奈何的行為證明,生活中的知己太難求了!所以,李白這幅春宵月下行樂圖,完全是用他自己孤愁的心淚染成的,空寂氛圍中的我、月、影“三人”,是一樣的悲苦,一樣的孤獨,一樣的虛幻,不論是“醒時”和“醉后”,只有不能銷愁的“我”身,是永遠的、真實的存在。
上一篇:李煜《虞美人》詩意|閱讀答案
下一篇:李賀《野歌》詩意|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