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上獨望
(唐)馬戴
斜日掛邊樹①,蕭蕭獨望間。
陰云藏漢壘,飛火照胡山。
隴首行人絕,河源夕鳥還②。
誰為立勛者,可惜寶刀閑。
【作者簡介】
馬戴(生卒年不詳),晚唐詩人。字虞臣,曲陽(今江蘇淮安市)人。唐武宗會昌年間進士,授萬年尉。歷官侍御史、尚書郎等職。曾兩度被貶,后官至秘書監。《全唐詩》輯其詩二卷。
【詞語簡注】
①斜日:指傍晚時分西斜欲落的夕陽。
②河源:指黃河源頭,亦即青海及以西地區。
【內容簡析】
本詩名“隴上獨望”,應為作者行經隴上獨望野景的邊塞詩作。
全詩一開始,即寫斜日懸掛在邊地樹梢,原野蕭蕭,詩人獨立山間,遙望著遼闊的邊疆。三、四句寫詩人獨望所見的遠景:天空陰云低垂,云朵掩藏著秦漢時代的塞壘;山頂烽煙飛動,煙火照耀著匈奴等胡人所占的山巒。五、六句寫詩人獨望所見的近景:六盤山頭,行人已絕跡;黃河源頭,夕鳥亦晚歸。此兩句回應首句“斜日”,寫出了黃昏時分邊地獨有的景象。末兩句,寫詩人獨望所見之感懷:誰是渴望在邊疆建功立勛的人呢?只可惜邊地暫且安寧,寶刀閑置,使英雄失卻了用武之地。表面看來,詩人似乎是為“立勛者”抱憾慨嘆,其實是為“寶刀閑”慶幸歡欣,流露出一種向往和平的思想意識。
總體上看,全詩截取旅途生活中的一個片斷,寫得連環承轉,意緒相連,而且迂徐從容、曲盡情致,透露出一種淡雅而含蓄、平易而蒼涼的風格,讀來流暢自然,別有韻味。
上一篇:(晉)無名氏《隴上壯士歌》六盤山詩詞賞析
下一篇:(宋)王安石《隴東西二首》六盤山詩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