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原文、賞析、鑒賞
位于湖北西南邊陲,西鄰四川,南連湖南,東北接神農架,東與宜昌交界,平均海拔1000米。
鄂西州屬云貴高原東部延伸部分,境內絕大部分是山地,有“八山半水分半田”之說。武陵山、巫山、大婁山、大巴山四大山脈穿越其境,長江從鄂西州東北角穿過,清江等數百條河流橫貫東西,小高原、小盆地鑲嵌在崇山峻嶺之間。
鄂西州四季分明,雨熱同期,冬少嚴寒,夏無酷暑,年均溫度14.5℃,多層次立體氣候特征顯著。
鄂西州水陸空交通條件具備。公路以三一八、二○九國道為軸,通向州內外。位于長江川鄂咽喉的巴東港有客、貨、旅游專用碼頭。民用航空班機定期往返武漢和州府之間。
在23961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住著土家、苗、漢、侗、蒙古等27個民族,人口350萬,土家族占總人口32. 92%,苗族占5.16%。
鄂西州有著古老悠久的歷史。從秦統一到元以前,土家族聚居地稱為“巴郡南郡蠻”。元至清雍正年間實行上司制度,1735年始改土司為流官制,置施南府。1926年將巴東、鶴峰劃恩施管轄,成為八具之始。抗戰時期,恩施曾為湖北省戰時省會。1950年以后,設“恩施地區行政公署”。1983年12月1日,成立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轄恩施、利川兩市,巴東、鶴峰、來鳳、咸豐、宣恩、建始六縣。州府恩施市。
鄂西州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已知的生物資源達3000余種,樹種資源占全國現有樹種的七分之一,有被稱為“活化石”的第四紀冰川時期幸存下來的植物群落“水杉”,稀有珍貴的珙桐、銀杏、西南臺灣杉,“名冠全球”的壩漆等。名貴中藥材黃連、當歸、黨參等種類多,產量高,被譽為“華中藥庫”;以沉積礦床為主體的礦產資源門類齊全。目前已發現的礦產六十多種,礦產地366處,占全國已發現礦產種類的五分之一,為發展化工、冶金、建材等出口產品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尤其是近年發現的世界少有的硒礦床,開發利用前景更為廣闊。這里還是中國四大煙葉生產基地之一,白肋煙產量居全國第一,產品遠銷西歐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茶葉、柑桔等傳統土特產品久負盛名,旅游資源豐富獨特,保持大自然原始風貌的山川名勝,絢麗多姿的民俗風情令中外游客流連忘返。
建州以來,鄂西人民加快了開放開發步伐,各方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今這里已成為國內外人士資源開發、觀光游覽的向往之地。
上一篇:詠《鄂州》詩詞散文賞析
下一篇:詠《重慶》詩詞散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