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 夜
月落江天黑,長風正怒號。靈雞寒失次①,別雁暝呼曹②。擊柝征人起③,鳴機織婦勞。所思千里隔,十二碧峰高④。
①靈雞,雞能按時報曉,故名。 ②“別雁”句,指雁因天黑而失群呼伴。曹,伴侶。杜甫《孤雁》:“孤雁不飲啄,飛鳴聲念群。”崔涂《孤雁》詩亦云:“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遲。” ③擊柝(tuò),敲更。 ④十二碧峰,四川有著名的巫山十二峰,這里恐非實指,只是泛指關山遠隔,相思之切。李端《巫山高》:“巫山十二峰,皆在碧虛中。”
【說明】 這是在江村水鄉的旅程中所作。月落天黑風號,寒意已經逼人。三句極寫寒夜之寒,使本來能按時報曉的雞,也冷得誤時。四句和首句相應,也隱含“失”的意思,雞失序而雁失群。接下來暗示時間已在轉移。天快亮了,但征人因怯寒而戀衾,聞柝聲才始起床,織婦卻已在鳴機,故曰“勞”。頷頸兩聯皆寫聞,雞聲、雁聲、柝聲、機聲,先后進入耳中,由此而領出詩人自己的心事。什么心事?卻又不明白說出。
上一篇:《宿金沙江》明代詩賞析
下一篇:《峽東曲》明代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