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燒赤壁(火燒曹孟德)》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出典】《三國志》卷五十四《吳書·周瑜傳》:“權遂遣瑜及程普等與備并力逆曹公,遇于赤壁。時曹公軍眾已有疾病,初一交戰,公軍敗退,引次江北,瑜等在南岸。瑜部將黃蓋曰:‘今寇眾我寡,難與持久。然觀操軍船艦首尾相接,可燒而走也。’乃取蒙沖斗艦數十艘,實以薪草,膏油灌其中,裹以帷幕,上建牙旗,先書報曹公,欺以欲降。又豫備走舸,各系大船后,因引次俱前。曹公軍吏士皆延頸觀望,指言蓋降。蓋放諸船,同時發火。時風盛猛,悉延燒岸上營落。頃之,煙炎張天,人馬燒溺死者甚眾,軍遂敗退,還保南郡。”
【釋義】赤壁之戰是三國時一次以寡勝眾的戰役,也是最后形成三國鼎立形勢的重要戰役,歷來詩人多有吟詠。
【例句】①美人自刎烏江岸,戰火曾燒赤壁山,將軍空老玉門關,傷心秦漢,生民涂炭,讀書人一聲長嘆。(張可久〔中呂·賣花聲〕《懷古》)作者以秦漢時期的歷史故事,感嘆當年戰禍頻仍,生民涂炭。②無梁如火燒曹孟德,撞門如張飛拒水。(周德清套曲〔越調·斗鵪鶉〕《雙陸》〔含笑花〕)套曲寫打雙陸,以火燒赤壁典故比喻打雙陸過程中的一種局面。③恰便似赤壁下曹兵涂炭,恰便似布牛陣舉火田單。(佚名雜劇《風雨像生貨郎旦》第四折〔五轉〕)張三姑唱詞中形容當年的一場大火,元劇中常用典故作排句形容某一場景。④抵多少諸葛也那周瑜,暢好是焰騰騰博望燒屯計,不刺刺鏖兵赤壁圖。(朱凱雜劇《昊天塔孟良盜骨》第三折[滾繡球])孟良與楊景放火燒寺,以圖逃脫,用火燒赤壁比喻此脫身計。
上一篇:元曲典故《火燒襖廟》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下一篇:元曲典故《火燒連云棧》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