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婦詞
黃繭繰絲不成匹,停梭倚柱空太息。少時織綺貢尚方(1),官家曾給千金值。孔雀蒲桃新樣改,異奇文不遑識(2)。桑枝漸枯蠶已老,中使南來催作早(3)。齊紈魯縞車班班(4),西出玉關賤如草(5)。黃龍袱子紫橐駝(6),千箱萬疊奈爾何?
【解析】《織婦詞》在唐人古體詩中是比較常見的,它多是寫織婦的辛酸生活。吳偉業雖然在題目上沿襲了古人,但卻從時代出發另辟蹊徑,賦予“織婦詞”以新的內容,從而深刻地表達了詩人自身強烈的民族意識。詩人從織婦的嘆息寫起,織婦們本來制作的精品一直為官吏們視作珍品,可如今新的統治者卻不喜好歷史傳下的舊樣式,織婦們要按照她們的意愿去制作新產品。過去的熟練技術適應不了新的變化,因而織成了卻難以成匹。再說,“桑枝漸枯蠶已老”,織婦們勞作多年,現在皇家征辦人又緊緊盯在一旁,如不及時織出,就要受到皮鞭的威脅。精神上的壓抑和體力上的勞累,使織婦們禁不住為在痛苦中掙扎而長聲嘆息。
最后,詩人用一種鄙屑的目光,揭露統治者,眼看著“齊紈魯縞”“賤如草”般地運出山海關,發出無可奈何的慨嘆。其主要視點是從民族矛盾出發,抒發自己內心對清王朝統治者的憤慨。全詩把刻畫織婦形象和人物感情變化做了有機結合,更加激起讀者對織婦們深切的同情。全詩在運用音韻節奏上是從適應人物的感情變化出發,共有三次換韻,開頭六句一韻,中間四句一韻,最后兩句一韻。詩人的感情變動也伴隨著作品節奏的起伏而由悲憤到激昂。
上一篇:經典《約客》詩詞解析
下一篇:經典《終南望余雪》詩詞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