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描寫《四川省·杜甫西閣》古詩詞賞析大全
杜甫西閣,在四川奉節縣白帝山西麓,瀼水 (今名草堂河) 之濱,又稱奉節草堂,是杜甫當年在夔州的居處。杜甫在此約2年時間,留下了430首詩,是創作詩篇最多的一個時期,如《登高》、《古柏行》、《秋興八首》、《詠懷古跡五首》、《壯游》、《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等都是傳誦千古的佳作。
草閣臨無地,柴扉永不關。
魚龍回夜水,星月動秋山。
久露晴初濕,高云薄未還。
泛舟慚小婦,飄泊損紅顏。
[詩名] 草閣
[作者] 杜甫,作于唐大歷元年 (766年)。
[注釋] ●草閣:即杜甫在瀼水之濱構筑的草屋?!衽R無地:因閣在河邊,下臨河水而無地?!癫耢榫洌翰菸莸牟耖T臨水,故不用關閉; 另杜甫家徒四壁。一貧如洗,也不必關門,有自嘲之意?!耵~龍句:言水族動物在秋夜均蟄伏于水中?!裥窃戮洌褐盖锕忾W爍?!穹褐鄱洌簫{中婦女多撐船,杜甫以自己旅泊多年,體弱有病,容顏憔悴,故言對舟婦而懷慚。
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
江間波浪兼天涌,塞上風云接地陰。
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
寒衣處處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詩名] 秋興八首 (選一)
[作者] 杜甫,作于唐大歷元年 (766年)。詩人由秦入蜀,已過37年漂泊生活,當此秋氣蕭颯,自然要觸景傷情。此詩的中心思想是故國之思。
[注釋] ●玉露凋傷:即秋天寒露已使樹木凋落之意。●巫山巫峽: 點出地點。長江三峽在當時又可通稱巫峽,因其間有著名的大巫山,蓋因山為名?!窠g二句:極寫景物蕭森陰晦之狀,自含勃郁不平之氣。兼天涌,形容波浪蹴天。●叢菊二句: 感嘆身世的蕭條。杜甫去秋在安安,今秋又在夔州,從離成都以后算起,故說“兩開”。他日淚,猶言前日淚,乃是流了多年的老淚。杜甫把回鄉的希望寄托在一條船上,然而這條船卻總是停泊江邊,開不出去,故曰“孤舟一系故園心。”●催刀尺:為裁新衣。急暮砧,為搗舊衣。處處催: 見得家家如此。言外便有客子無衣之感。
支離東北風塵際,漂泊西南天地間。
三峽樓臺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羯胡事主終無賴,詞客哀時且未還。
庾信平生最蕭瑟,暮年詩賦動江關。
[詩名] 詠懷古跡 (五首之一)
[作者] 杜甫,詩人借古跡以詠己懷。此首懷庾信,卻有著較多的作者自傷漂泊的身世感情。
[注釋] ●支離東北:流離于東北,即指安史之亂中被俘長安,竄歸鳳翔,貶官華州,棄官客秦州,經同谷入蜀等。●漂泊西南: 指入蜀后,居留成都5年,流寓梓州閬州1年,嚴武死后,由成都至云安,今又由云安來夔州。只敘事實,感慨自深?!袢龒{樓臺:可能指杜甫所居的“西閣”;有人認為是指白帝城; 也有人認為是泛指當地居民之屋。●淹日月:言漂泊之久?!裎逑涸诤吓c貴州交界處。《后漢書·南蠻傳》:“武陵五溪蠻,好五彩衣服?!贝颂幹府數赜猩贁得褡??!窆苍粕剑菏钦f共居處?!耵珊杭戎赴驳撋剑职抵糕仔潘幍哪铣簳r的侯景。唐玄宗待安祿山恩如父子,封為東平郡王,可是安后來叛唐;梁武帝對北朝魏的叛將侯景也是恩寵有加,封為河南王,后來侯也叛梁。安祿山與侯景均為胡人,叛變后均幾乎使唐朝及梁朝覆滅,詩句斥為“終無賴”,是雙關語?!裨~客:既是自指,又暗指庾信,杜甫遭安史之亂,流離東北與西南;庾信值侯景之亂,后被留于北朝,作有《哀江南賦》,兩人有類似遭遇,詩句有同病相憐之感。●庾信二句: 明詠庾信,暗自詠。庾信被北朝扣留,長留北朝,達27年之久,所以說“平生最蕭瑟”,他入北朝后,詞風大變,因“常有鄉關之思”,乃作《哀江南賦》,馳名今古,故說他“暮年詩賦動江關”。
彩云陰復白,錦樹曉來青。
身世雙蓬鬢,乾坤一草亭。
哀歌時自短,醉舞為誰醒。
細雨荷鋤立,江猿吟翠屏。
[詩名] 暮春題瀼西新賃草屋五首
(錄一)
[作者] 杜甫,767年3月詩人在夔州由瀼東遷居瀼西時作。
[注釋] ●彩云:春云?!裨脐帍桶祝赫羌氂陼r景。●錦樹:春樹?!裆硎蓝洌荷暇湔f老,下句說窮。身世之事,一無所成,唯一的成就便是一雙蓬鬢;天地之大,一無所有,唯一的財產,便是租來的草亭?!癜Ц瓒洌荷暇溲园Ц璨荒荛L,下句言沉醉不愿醒,因為統治者充耳不聞。
歲暮陰陽催短景,天涯霜雪霽寒宵。
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
野哭千家聞戰伐,夷歌幾處起漁樵。
臥龍躍馬終黃土,人事音書漫寂寥。
[詩名] 閣夜
[作者] 杜甫,此詩也是杜甫寓居夔州西閣時所作。詩人從幾個側面抒寫夜宿西閣的所見所聞所感,從寒宵雪霽寫到五更鼓角,從天空星河寫到江上洪波,從山川形勝寫到戰亂人事,從當前現實寫到千年往跡,氣象雄闊。
[注釋] ●陰陽:指日月?!穸叹埃憾緯兌蹋试?。景,日光?!裉煅模哼h離故鄉的意思?!裣觯河暄┏跚?。●五更句:五更夜盡,聽到軍隊悲壯的鼓角聲。●星河句:寫三峽的星辰與銀河的投影搖晃不定?!褚翱蘧洌菏钦f從千家野哭中聽到了戰爭的聲音。當時蜀地正發生崔旰之亂,軍隊互相殘殺?!衽P龍躍馬:見前“白帝城篇”中詩注。●人事句: 嘆自己的親朋音信全無。
鼙鼓漁陽勢欲奔,吞聲野老下夔門。
青山一帶圍寒骨,茅屋三椽慰旅魂。
邈矣逸懷飄斷壘,至今詩色滿江村。
菜花蛺蝶啼鵑淚,為報春風護綠城。
[詩名] 草堂遺韻
[作者] 王知人,清代滄州人,康熙年間任川東兵備道。
[注釋] ●草堂:即指奉節杜甫草堂?!褴惫木洌褐府斈臧驳撋椒磁烟瞥瘎萘χ?。白居易《長恨歌》:“漁陽鼙鼓動地來”?!裢搪暰洌褐^杜甫輾轉流徙到夔州。杜甫自稱“少陵野老”,在《哀江頭》一詩中有句: “少陵野老吞聲哭。”
飄泊誰為浩蕩游?當年杜老此淹留。
一朝詩史為唐作,萬丈光芒向蜀留。
風雨茅祠仍見拔,云煙瀼宅尚含愁。
艱難我亦棲遲久,試問秋懷得似不。
[詩名] 謁少陵祠
[作者] 李調元,字羹堂,號雨村,清綿州人,乾隆進士,歷廣東學政等官,后因得罪權貴,充軍伊犁。
[注釋] ●詩史:杜甫的詩使唐朝詩歌創作達到現實主義的最高峰,因此人們尊稱為詩史。此處是說他的全部詩作,反映了唐朝的興衰史,故稱詩史。●風雨句:杜甫在成都時曾作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此句是說他用茅草蓋的祠堂,也被風雨卷拔而去?!駰t:游息。●瀼宅:杜甫在夔州三遷其宅,此指他在瀼西的故宅。
上一篇:關于描寫《四川省·杜甫草堂》古詩詞賞析大全
下一篇:關于描寫《陜西省·楊貴妃墓》古詩詞賞析大全